•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石峁遺址現神秘綠色顏料 4000年前壁畫技法或確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7-23
    西安7月22日電(記者冽瑋 田進)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自2011年起,考古工作者已在位于陜西省北部的神木石峁遺址內發現近200塊壁畫殘塊。石峁壁畫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出土數量最多的史前壁畫,為研究中國壁畫發展史、早期壁畫的藝術特征和制作工藝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經過多年的實驗室實驗、分析,這批壁畫在制作工藝、繪制技法上均與漢代及其以后的壁畫較為相似,可能暗示著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制作工藝及繪制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時期基本確立。
      據介紹,這批壁畫成層、成片分布在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內,壁畫以白灰面為底,使用了鐵紅、鐵黃、炭黑以及綠土四種顏料繪制出各種幾何圖案,其中最大的壁畫殘塊約30厘米見方。
      石峁遺址出土壁畫所使用的顏料包括鐵紅、鐵黃、綠土以及炭黑4種。鐵紅在舊石器晚期山頂洞人遺址下室發現的人骨周圍就有赤鐵礦粉末;中國古代使用黃色顏料主要有雌黃、褐鐵礦以及黃鐵礦等,鐵黃作為黃色顏料使用則較少,目前僅見于春秋時期至西漢早期的彩繪陶器或陶俑上。石峁壁畫上發現的鐵黃顏料應該是目前所知該顏料的最早應用實例;碳黑顏料,它的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新時期時代,石峁壁畫表面炭黑顏料為該顏料在中國早期的使用增添了新的實物證據。
      綠土,一般認為提取該種顏料的海綠石,是在水深100-300米的淺海環境中有蒙脫石存在的情況下緩慢沉積而形成。但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腹地,距離海洋較遠,關于石峁壁畫上綠色顏料的來源,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中國古代壁畫的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期、等級、題材、藝術風格以及內容考訂等方面,而壁畫的制作工藝以及繪制技法的研究向來是一個薄弱環節。引發業界爭議的還有早期壁畫的技法、來源、地點等學術熱點問題。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石峁壁畫上所發現的鐵黃顏料、綠土顏料以及陰刻起稿線均應為最早的應用實例。
      目前學界公認壁畫最早出現在中東地區,而在中國早期古文明的的眾多考古發現中,考古專家已發現許多東西方交流的蛛絲馬跡。壁畫在中國的出現是否受到了中東地區的影響?對此,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很謹慎,表示“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據了解,包括這次石峁出土的壁畫在內,現有的考古資料顯示,中國壁畫最開始更多的是用于房屋建筑的裝飾,西周之后才逐漸出現在墓葬之中。
      此外,這些早期壁畫出現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北方農牧交錯的地帶,在專家看來這或許暗示了這一區域就是中國壁畫的發源地。
      距今約有4000年的石峁遺址,是目前中國史前時期規模最大城址,位于陜西省北部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長城10公里。1976年首次被發現,2006年被公布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