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禮青睞文學作品 《論語》曾被贈給澳大利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6-28]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晚在中南海同到訪的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再次會晤時,向菲利普國王贈送了一本反戰題材小說《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本書作者張雅文告訴記者,此前并不知情她的小說會被當做國禮。同時記者梳理發現,我國領導人曾多次將我國的文學作品贈與各國元首或其他重要人物。
作者事先并不知情
《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一書作者張雅文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之前并不知道她的小說會被習近平主席當做國禮送給比利時國王。
“真是又驚又喜?!睆堁盼恼f,早上八點打開手機后看到朋友凌晨3點發給她的短信,“我開始根本不相信,上網看了新聞后,才確定這是真的?!?br/> 張雅文說,這本小說寫的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也是一個傳奇的故事。
1929年,小說主人公原型錢秀玲為追求科學與理想,從中國到比利時留學,并結識了具有俄羅斯和希臘血統的醫學系學生葛利夏,與之結婚。不料戰爭爆發,比利時被德國納粹占領。錢秀玲從此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爭。以她的人格力量,感化了德國將軍,使其未泯的良知得以復蘇,從蓋世太保的槍口下挽救了上百名反戰人士的生命。戰爭結束后,比利時政府授予她“國家英雄”勛章,人民譽她為“比利時母親”和“比利時的辛德勒”。
為什么會選擇她的書送給比利時國王?張雅文理解,這本書的內容體現了我國與比利時之間的深厚友誼,同時反映了我國女性的美好品質,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和平的渴望。也充分證明了我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貢獻。
1999年,張雅文在媒體上看到關于錢秀玲的報道后,就意識到這是百年不遇的好題材。1999年和2002年,張雅文兩次遠赴比利時花費40多天的時間采訪了小說主人公原型錢秀玲老人,張雅文介紹,她還曾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贈給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先生。
據悉,比利時有一條大街,就是以小說主人公的名字命名。
國禮青睞文學作品
近年來,瓷器花瓶、影視劇、繪畫等藝術作品經常會被我國領導人作為國禮在對外交往中贈與各國元首或其他重要人物。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向比利時國王贈送的小說并不是我國領導人首次將文學作品作為國禮贈送。
2010年,習近平訪問澳大利亞時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贈送了木刻版的《論語》書。
2013年,習近平贈送給韓國總統樸槿惠一副書法作品,其書法內容是唐詩《登鸛雀樓》。韓方表示,中方通過《登鸛雀樓》的詩句表現了過去20年韓中關系的發展仿佛“白日”垂直運行的軌道和橫穿曠野的江河一般,壯觀而充滿活力,今后希望兩國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心境將韓中關系推上新的臺階。
去年5月,李克強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參觀中信百年職業學校后,向學校贈送了圖書。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