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藝術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論壇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6-19]
2015年6月18日,“第二屆全國藝術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召開。本次論壇是在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的指導下,在全國藝術院校研創管理協作會的支持下,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科研處承辦,是2015年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張東剛、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諸迪出席會議并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主持開幕式。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韓生、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北京舞蹈學院院長郭磊、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助理杭間、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憲、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執行院長丁方作大會發言,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廖向紅、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少軍主持大會發言。來自全國專業藝術院校、國家重點綜合性高校藝術學院以及國家專業藝術研究機構的領導、創作科研負責人和著名專家約150余人參加會議。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文藝繁榮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為全國藝術院校的藝術創作提出了更多時代命題和更高要求。藝術院校在新的歷史形勢下,要發揮龍頭作用,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大會發言中指出,藝術創作是藝術院校發展的“中樞神經”,探索藝術院校藝術創作的價值、方法、路徑,引導藝術創作緊扣時代主題,扎根偉大實踐,創作出更多體現時代精神、具有學術深度和文化高度的藝術精品,是推動藝術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本次論壇以“高等藝術院校的藝術創作:價值、方法、路徑”為主題,圍繞“藝術創作與時代發展的自覺與自信”、“藝術本源與藝術院校的藝術創作”、“藝術學科的創作模式、科研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探索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藝術發展之路。
按照會議安排,與會64家單位的150余名代表還根據學科專業及院校類型進行了分組討論會議。各位代表圍繞論壇的總主題,結合各校藝術創作實際各抒己見,最后達成一致共識,形成了《第二屆全國藝術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論壇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當今世界文化多樣、多元、多變,全國藝術院校自覺要站在民族復興的歷史高度,定位文藝發展的人民坐標,扎根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立足人類文明的國際視角,重新思考“為什么創作?創作什么?如何創作?”的問題。就全國藝術院校發展來說,藝術創作是聯接著藝術的本源、文藝的重大使命和社會功能以及人才培養的中樞神經?!豆沧R》認定了全國藝術院校作為國家綜合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的交匯點,既是我國文藝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的重要力量。
全國藝術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論壇是繼外語類院校、農林類院校、民族類院校、醫藥類院校之后,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又一專題性會議。此次論壇在大會上審議通過的《共識》,對于全國藝術院校在世界文化與文明重構中思考中國藝術創作之路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