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論:藝術衍生品市場效應不容小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1-26
    2015年伊始,一本在書店上架即備受追捧的“紅磚頭”一再被加印,許多網友更是感嘆市面上出現一冊難求的狀況?!凹t磚頭”嚴格意義上并不屬于“暢銷書”,而是從故宮博物院走出的文化創意產品——以“美意延祥年”為主題的《故宮日歷》。新日歷受寵,老日歷價格更是直線上漲,還有些多有價無貨。在當當、亞馬遜等網站查詢,發現2014年之前幾個版本的《故宮日歷》均是缺貨狀態。故宮的官方淘寶店中,連最新的2015年版日歷都已售罄。

      《故宮日歷》的熱銷,讓人們感受到,藝術衍生品所帶來的市場效應不容小覷。2013年,來自臺北故宮那些帶有“朕知道了”印花的膠帶一下子紅遍大江南北,連帶著臺北故宮的其他衍生一起炙手可熱起來。剛剛過去的201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的“賣萌”版《雍正行樂圖》,其傳播效應完勝“朕知道了”。

      故宮設計團隊的重新演繹下,歷史帝王變得可愛、親民、令人忍俊不禁。不過,這種充滿現代意味的演繹卻與畫作的精神內核十分貼近,并沒有因“賣萌”而失卻了文化意涵的傳遞。

      藝術衍生品在西方已走過了幾十年的歷程,在中國卻剛剛起步。近年來,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等藝術機構開始涉水衍生品,不少藝術家開始介入這一領域。

      根據文化部、中拍協發布的《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藝術授權品、藝術復制品、藝術衍生品交易總額為180億元,僅占整個市場10%左右。而到了2013年,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便擴容到300億元。

      近年來,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商店的年銷售額達到近3000萬—4000萬元。這樣的數字在國內已經是名列前茅,但反觀海外,差距依然不小。英國TATE博物館商品年銷售額為3億至5億人民幣,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年銷售額約為5至7億人民幣。在法國排名世界前十的蓬皮杜現代藝術中心,藝術衍生品的收入已經占據中心總營業額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中國藝術衍生品產業發展的現狀與規模,目前與市場需求及其潛力相距甚遠,在市場需求的挖掘、產業體系與主體、產品形態、銷售渠道、市場規模的拓展等多方面,還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與瓶頸。特別在藝術授權環節,授權意識欠缺、知識產權意識淡薄、衍生品意識薄弱。

      對于衍生品產業的未來,有業內專家指出要圍繞全球藝術衍生品產業,特別是產業鏈重塑與再造的戰略機遇,進一步構建我國藝術衍生品的創意、生產、流通與消費的新的產業格局。推進中國藝術衍生品產業的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強化產業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圍繞全球藝術衍生品產業資產化、財富化的發展取向,構建我國藝術衍生品價值建構體系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