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長:文物工作要有開放意識 允許社會資金參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2-26]
北京12月25日電?。ㄓ浾摺荩?014年全國文物局長會議25日在京舉行。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強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做好文物工作要有“開放”意識,利用社會資源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既要鼓勵倡導對文物保護的無償捐贈,又要允許社會資金在投入保護文物的同時,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權和經營權?!?
他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我們要樹立開放的理念和心態,攜手打造開放型文物工作的新格局。
勵小捷表示,首先要有公共視野,要樹立文物資源是公共資源、文物部門是公共服務部門的理念,文物資源要依靠社會來保護,為全社會所利用,盡可能向公眾開放,決不允許成為服務于特定少數人的私人會所?!皳煌耆y計,國保單位中三分之一左右是由文物系統之外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使用的。在保留其現有功能的基礎上,也應該充分發揮其公共文化資源的功能?!?br/>
其次要有合作共事意識。文物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主體有國有的、有集體的、有私人的;管理體制包括中央管的、地方管的、系統內的和系統外的,文物工作已經大大突破傳統的邊界。做好文物工作,需要照應各方關切,兼顧各方利益。這樣做更有利于部門職責的履行和自身利益的體現。
再次要面向社會。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必須開放視野,面向社會,簡政放權,把政府該做的做好,該讓社會干的事讓社會干,該讓企業干的事讓企業干,真正實現由管微觀到管宏觀、由管腳下到管天下的轉變。
他最后強調,要學會利用社會資源?!拔覀兡敲炊嗍虑橐k,人手又這么少,經費又不足,怎么辦?所以要履行政府職責,需要依靠社會力量做支撐?!彼e例,比如,要解決如何敞開大門、降低門檻、放寬準入的問題,讓市場主體依法合規地進入文保工程、文物修復、展示利用、文博創意產品開發等領域。再如,要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既要鼓勵倡導對文物保護的無償捐贈,又要允許社會資金在投入保護文物的同時,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文物事業既要堅持政府主導,也要依靠社會力量。這也是世界各文化遺產大國的通行做法。
此外,勵小捷還透露,全國博物館總數達到4165家,2014年新增博物館299家。(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