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富豪玩收藏:地產大亨最任性 雅賄隱行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2-09



    隨著保利秋拍收官、1.16億天價的乾隆御筆《白塔山記》引發熱議,今年的秋拍市場也落下帷幕。

      《法制晚報》記者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統計發現,從2004年到2014年,共有16位中國富豪在國內外拍賣場上競得50件單價超千萬的藏品,僅新理益集團董事長劉益謙及其夫人王薇二人,就購得23件超千萬的藏品。

      統計結果顯示,這50件藏品總價達48.7億元,其中單價過億的就有21件。此外,16位“有錢任性”的富豪半數涉足房地產,他們的“戰利品”有八成為比較保值的畫作。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富豪頻頻出手高價藝術品,除了不想被當成“土財主”外,主要還是為了賺錢。

      相比之下,國外藏家樂于分享的精神更受收藏界推崇。業內人士表示,“土豪”們想真正變成世界頂級藏家,在分享方面還有待努力。

      解讀

      有錢高調 地產界“土豪”多

      一年前,多數國人都不知道劉益謙是誰。當他豪擲2億多元拍下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喝茶后,一躍成為人盡皆知的“有錢任性”代言人。

      劉益謙靠炒股發家,他的新理益集團涉足房產開發、化工醫藥、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與劉益謙一樣,16位富豪藏家中至少有8人涉足房地產業。

      從事拍賣行業10余年的資深拍賣師劉先生告訴記者,喜歡投資藝術品的富豪一直以來就集中在房產、礦業、金融三大行業,“有些富豪本身文化起點不高,暴富后急于擺脫‘土財主’形象,而參加藝術品拍賣是最快途徑?!?br/>
      “其實有很多富豪拍下過更貴的藏品,但他們不想出風頭,都是匿名拍的?!眲⑾壬硎?,由于礦業界富豪不太知名、金融界富豪比較低調,因此造成了房地產界富豪出手頻繁的印象。

      “近年來互聯網、科技界富豪也在崛起,未來他們有可能取代傳統行業的富豪,成為拍賣會主角?!眲⑾壬f。

      更加保值 富豪偏愛畫作

      記者注意到,在這50件千萬級以上的藏品中,有40件為畫作。

      “書畫價格比較穩定,即使是市場不太理想的時候,依然能逆市拍出高價?!睂τ谶@一現象,北京匡時副總經理謝曉冬表示,富豪們喜歡畫作,主要還是看重其保值性。

      “這點通過近兩年國內的春拍和秋拍就能看出來,在拍賣市場整體調整的情況下,字畫依然一枝獨秀?!敝x曉冬說。

      拍賣師劉先生告訴記者,不僅國內拍賣行,就連蘇富比[微博]、佳士得等國際拍賣行,也喜歡帶著西方畫作來中國舉行洽購會。

      “上個月在國貿舉行了一場洽購會,我本想去‘撿漏’,到了才發現,那些畫起價至少都要五六百萬,基本不是普通人能夠染指的?!眲⑾壬f。

      數據來源:媒體公開報道、胡潤全球富豪榜、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新財富500富人榜、中國富豪榜等

      統計說明:統計區間為2004年至2014年;由于許多富豪為匿名購買,此處為不完全統計;成交時無人民幣(6.1502, -0.0044, -0.07%)折算價的,均按今日最新匯率折算

      縱深

      頂級藏家 多數愛“奉獻”

      著名藝術雜志《藝術新聞》(ARTnews)資料顯示,世界頂級收藏家幾乎都會將藏品放在博物館、藝術館等處展出,供公眾欣賞。以全球首富、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為例,他建造了兩座私人博物館,用來展示其收藏的羅丹雕塑作品。另外,美國富豪萊昂·布萊克也不吝將價值1.2億美元的愛德華·蒙克杰作《吶喊》,借給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追訪

      送禮被禁 “雅賄”逐漸減少

      據多名拍賣業內人士介紹,前幾年許多富豪參加拍賣會的目的都不單純,“很多人買藝術品都是用來送禮的,既能避免送現金的風險,也顯得更有品位,效果會更好?!?br/>
      據拍賣師劉先生介紹,富豪們用于送禮的藏品雖然不便宜,但也不會貴到離譜,“那些過億的藝術品不論送誰,都太扎眼了?!?br/>
      劉先生表示,隨著中央禁止收送禮品及反腐力度的加大,目前這種情況已經少了很多。

      公開資料顯示,包括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長周金伙、遼寧省原副省長慕綏新等大要案中,均存在“雅賄”。

      收藏為財 花1億能賺4億

      “現在富豪們出手千萬級甚至億級藏品,主要還是為自己買的,要么是投資,要么辦個人藝術館、博物館等?!迸馁u師劉先生表示,富豪購買藏品固然有個人愛好因素在里面,但更多還是為了等待增值后出售。

      記者查閱公開報道發現,多數富豪藏家都有出售藏品的記錄,或曾公開表示購買藏品是為了投資。以臺灣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為例,他花1500萬美元(約1億元人民幣)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三聯畫《約翰·愛德華茲肖像習作》,在紐約佳士得以8080萬美元(約5億元人民幣)成交,凈賺了約4億元。

      當然,也有一些富豪買藏品可能是為了“真愛”。比如臺灣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擁有超兩千件藝術品,其中超七成為張大千畫作,但記者并未找到任何他出售藏品的公開報道。

      同樣,恒大老板許家印也曾斥巨資購入嶺南派畫家周彥生的作品。業界普遍認為,許家印與周彥生同樣生在河南、立業廣東的同鄉情誼,是他出手的主要原因。

      中國藏家 分享精神待增強

      業內人士認為,在“分享”方面,中國藏家還有待增強。對于部分富豪藏家“藏私”的行為,業內人士分析稱,建立博物館和藝術館投資極大,運營成本也高,“目前國家在政策支持上并不涉及民營藝術館,完全靠富豪自己的財力來支撐,基本都是賠本買賣,因此很多富豪不愿意涉足?!?br/>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少量國內藏家主動分享了藏品。比如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在北京高碑店建立了紫檀博物館,展示其收藏的各種紫檀珍品。

      建立了國內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的收藏家馬未都表示:“收藏的東西多了,漸漸就會產生一個愿望,想自己開個用來展覽的博物館?!?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