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模式并不適合文化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1-27]
上海11月25日訊(記者 周永亮)11月25日,2014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在上海召開,本次峰會主題為“新金融、新資本、新格局、新趨勢”。保利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認為,金融在保利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據了解,保利拍賣是一家國有控股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的注冊資金是1000萬元。趙旭介紹,保利第一年的盈利是5300萬;到2009年,成交額達到10億,利潤達到1億左右;2011年,保利的成交額達到了100億,現在每年盈利7億,納稅3.5億,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中國藝術品拍賣公司。經過九年的運作,目前北京保利已經有6萬個客戶(消費超過10萬)。
在保利拍的發展過程中,資本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作用。從2005年開始保利與銀行合作,給委托方提供一些貸款,累計下來已經超過100億。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是常用的方式,但在當時非常少。
雖然,藝術品基金一度也非常盛行,但趙旭認為基金模式并不適合文化藝術。藝術基金期限普遍比較短,經營成本高,對于藝術品升值的壓力很大,藝術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影響基金的運作。
近年來,北京保利開始涉足藝術品電商,在此之前淘寶、京東也涉足這一板塊。相比之下,趙旭認為北京保利和淘寶、京東是兩個方向,前者的優勢是更專業,可以吸引中國一線的拍賣公司和藝術機構,后者擁有巨大的流量和成交額。但她認為專業性是不可替代的,可以打敗任何對手。
據了解,明年北京保利將成立金融公司,對藝術品進行評估,然后開展放貸業務。目前,整個藝術市場處于調整期,這與中國整體經濟是相關的。趙旭介紹說,現在很多大客戶是做能源和地產的,現在也缺乏資金,未來可以通過專業藝術金融機構融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