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藝術品交易新模式:出售收益權 提升藝術品價值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1-14]
重慶11月13日電 (唐楓)13日,重慶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后稱“重慶市文交中心”)的藝術品交易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在中國開創了藝術品(組合)收益權交易模式和保薦商制度,促進藝術品投資金融化和大眾化發展。
該系統將提供小額單件藝術品競拍轉讓和藝術品(組合)收益權,即日起向全國開放在線注冊。重慶市文交中心董事長程鋒介紹,小額單件藝術品是指估價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下,數量為一件的藝術品。他稱:“只要成為該系統會員。無論你是藝術品投資高手,還是門外漢,都可以開展交易?!?br/>
同時,針對投資人享有多件藝術品(組合),或者估價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大額單件藝術品,該系統提供了藝術品(組合)收益權交易模式。這一模式在全國的文交中心屬首創。此類交易將先發售收益權證,交易會員參與申購,再由會員間進行買賣。一個交易周期后,藝術品(組合)以市場化方式退市,會員分享收益。據了解,藝術品(組合)收益權交易期限為一至三年。
為了規范藝術品交易,重慶市文交中心參照和借鑒中國資本市場股票發行和上市的作法,率先建立保薦商制度,將在中國各省市建立1至2個保薦商。保薦商通過整合藝術品資源,篩選優質藝術品或組合藝術品資產進行發售和上市等方式,減少會員風險,實現藝術品交易大眾化。
“并不是保薦商推薦什么,交易平臺就接受什么?!背啼h稱,在保薦商篩選推薦后,新建立的服務商體系將對擬發售上市的藝術品提供真偽鑒定、融資擔保、法律鑒證等服務,并出具證書。而這一服務商體系是獨立于平臺的第三方機構,確保了交易的公平、公正性。
“藝術品被稱為掛在墻上的股票?!敝貞c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永才稱,金融、地產和藝術品被稱為全球三大投資產業,在當今文化產業發展新時代的背景下,藝術品的資產化、金融化、大眾化是藝術品運營的方向。他表示,該系統的運營在增加中國藝術品全球認知度以外,還促進了文化與金融融合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標志著中國藝術品金融化又向前邁進一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