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新繪畫展閉幕 當代先鋒群體全面形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1-13
    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馬海燕)“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新繪畫”展覽今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閉幕。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共有藝術院校師生、藝術投資收藏機構、畫廊及個人等數千人參觀了展覽。

      策展人朱彤說,之所以用這個主題,是因為2008年的危機并未遠離我們,不僅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也更深層次地影響了當代文化和人文價值觀。在經歷了當代藝術的陣痛和涅槃后,新一代藝術革命正在悄然興起。這一時間節點也標志著當代藝術學術體系和商業價值的分水嶺。

      這當中,以段建宇、秦琦、李青、廖曼、趙一淺、張凱、俞潔、向慶華、李昌龍等為代表,他們集中體現傾向敘事性特征的前衛風格。諸如段建宇的《姐姐系列NO.2》,秦琦的《書房(米色沙發)》,都是在通過介于現實和虛構之間進行著關于圖像的敘事性實驗,已經引發不少收藏者興趣。

      參展畫家中還有已經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年輕藝術家。如歐陽春《王的囚籠》系德國、奧地利美術館參展的代表作品,業界認為這標志著中國“70后”藝術家首次進入歐洲一流美術館的視野。

      提及中國當代藝術,人們自然想起上世紀90年代初,在西方知名藏家的力捧下,一批當代藝術家的崛起,在市場價格炒到高得嚇人后又跌入谷底。因此,當代藝術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看不透的領域。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表示,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還是在中國,需要中國藝術界去發掘真正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繼而給他們好的成長環境,才能形成藝術生態的良性發展。

      早在2005年,朱彤參與籌劃的“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即是一個全面關注青年藝術家的展覽。當時參展的許多人現已聲名遠播,成為先鋒力量。朱彤表示,時代的劇變為新繪畫群體提供了眾多題材,特別是由現代化進程引發的自身與社會之間的內心沖突成為大家爭相表現的主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由本土崛起并超越上世紀90年代藝術實踐的當代先鋒群體已全面形成。(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