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返還阻礙多 將建被盜文物數據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9-26]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然而,因為復雜的歷史與現實原因,我國飽受戰爭劫掠和文物盜竊、盜掘、走私之害,成為世界上文物流失嚴重的國家之一。
“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至今,國際化、有組織化、高技術化的文物犯罪,又使中國文物再次陷入流失困境?!眹椅奈锞窒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此,探討促進文物返還的法律措施,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手段與技術來解決文物返還問題,成為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日前在甘肅敦煌舉行的第四屆文化財產返還國際專家會議上,與會專家討論并通過了《關于保護和返還非法出境的被盜掘文化財產的敦煌宣言》,旨在促進文化財產保護與歸還。
非法流失文物返還工作成效顯著
我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多年來,我國建立了一套以《憲法》為根本依據,《刑法》、《文物保護法》為核心,《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為配套的法律框架,并且注重加強文物管理工作,建立了與防止文物流失有關的文物市場監管、考古管理、文物拍賣經營準入、文物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2009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增設督察司,全國有2/3的省份成立了文物安全與執法機構。國家各部門也多次聯動開展打擊盜竊、盜掘、走私文物活動。公安部與國家文物局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重大成就。2011年3月10日,蔚縣南安寺塔(遼代)地宮被盜案告破,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追回被盜文物109件。2010年10月陜西秦東陵一號陵園一號墓案件被偵破,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繳獲涉案文物5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件,三級文物4件(組)。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積極推動公眾參與文物保護,開展國際合作,打擊文物非法販運。我國加入了《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等一系列旨在防止文物流失的國際公約,并先后與美國、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希臘、智利、塞浦路斯、委內瑞拉、土耳其、秘魯、埃塞俄比亞、埃及、墨西哥、哥倫比亞、蒙古等18個國家簽訂了打擊文物走私和非法販運的雙邊協定。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文物的非法流失,并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與鼓勵。
返還工作依然面臨重重阻礙
雖然采取了種種措施,中國文物非法流失仍然面臨著嚴峻形勢。據中國公安部統計,2009年至2012年立案的各類文物犯罪案件總數達到4679起??脊殴ぷ髡呓洺R诒槐I的遺址上工作,每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都有因盜掘被發現的重要遺址。
據相關專家介紹,流失海外文物返還和回歸面臨的阻礙主要在于,相關國際公約的實際效力仍然有限?!半m然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國際立法等活動,但目前與中國簽訂‘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物’雙邊協定的國家,多是文物流失國?!贝送?,善意取得和持有制度也是流失文物返還工作的一個阻礙因素。對于被盜文物,不同傳統不同立場的國家,其理解也是各不相同。如果沒有專業機構或數據庫證明文物占有者的文物來源非法,則該文物很容易被認為是善意取得而不須被歸還。
二戰期間日本從中國掠奪文物返還問題就是我國海外流失文物返還工作受到阻礙的一個典型例子。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文化遺產法研究所所長王云霞告訴記者,納粹掠奪的藝術品,相關國家均采取行動推進返還,但二戰期間被日本掠奪文物的返還問題卻少有人關注?!叭章游奈锓颠€的法律障礙,既有國際公約無溯及既往的效力,戰后和約的復雜性,中日雙邊條約的缺陷,還有日本既有判例對國家戰爭責任的否定?!彼f。
王云霞認為,中國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國際文物返還道德原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世紀90年代開始醞釀出臺關于返還二戰期間被轉移文化財產的原則宣言,然而由于日本等國的反對,該宣言草案未獲通過。盡管未能最終出臺,但許多國家都積極參與起草和討論,對各國之間解決二戰被掠文物返還的遺留問題達成共識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對日本政府亦形成一定壓力?!岸鹨呀浗Y束60多年,很多當事人和信息證據都在消失,這就要求我們須盡快開展相關調研,盡可能作出重要被掠文物的清單,”她說。
建立被盜文物數據庫
國家文物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推進非法流失文物返還工作的著力點將包括積極參與國際立法、推動國際條約的改革與完善;做好基礎研究工作與制度建設,為下一步更加全面、有效地推動文物追索工作夯實基礎;做好文物保護與打擊文物犯罪的宣傳工作,提升全民族的文物保護意識,為文物保護與流失文物追索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與社會基礎。
“我們將繼續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堅決打擊盜掘、盜竊、非法販運文物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出入境監管;建立被盜文物數據庫,并計劃與國際刑警組織被盜文物數據庫鏈接;采取外交、司法等方式,追索歷史上劫掠、被非法走私出境的中國文物?!眹椅奈锞指本珠L顧玉才告訴記者。
“如果依據充分,訴訟是一種有效的追索方式?!蔽錆h大學法學院教授郭玉軍告訴記者,埃及、秘魯、希臘等國都有過成功的訴訟追索案例。2007年以來,美國已先后向27個國家歸還了7150件非法入境的文物。
而很多時候,文物返還訴訟受制于證據和依據,一件流失文物由于很難有確鑿的非法流失的證據,往往會導致訴訟的失敗。
“建立被盜文物數據庫,是貫徹落實相關國際公約和雙邊協定的必然要求?!敝袊幕z產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彭蕾認為,該舉措可避免被盜文物被“善意”取得,解決善意取得制度所帶來的紛繁復雜的法律問題。被盜文物數據庫建成以后,還可以成為文物、公安和海關以及其他相關部門之間溝通合作、獲取信息的平臺,有助于打擊文物犯罪;方便相關人士查詢、確認文物來源是否合法,規范文物市場運營秩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