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畫院啟動“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7-29]
北京7月28日電?。ㄓ浾摺荩?014年中國國家畫院“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考察寫生團出發儀式28日在京舉行,屆時畫家們將從海上、陸路及草原三路出發考察寫生。
考察寫生團分為海上絲綢之路、陸路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三部分,海上絲綢之路由中國國家畫院榮譽院長龍瑞、副院長張江舟帶隊;陸路絲綢之路由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副院長曾來德帶隊;草原絲綢之路由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副院長趙衛帶隊。其中陸路絲綢之路將去往銀川、西寧、敦煌、嘉峪關、張掖、武威、蘭州、天水麥積山、寶雞、西安等地,重走陸路絲綢之路。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表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這意味著從戰略的高度思考中國美術的未來發展問題已刻不容緩。其中,如何依據傳統文化精神和資源,重塑中國當代美術,已成為重要的戰略考量,這是中國美術在新形勢下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特別是近年來,習主席提出了打造新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為中國美術提供了新的思考切入點。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指出,“絲綢之路”是中國國家畫院的重要研究課題,由“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專家論證會論證出的《“絲綢之路”美術創作選題》是一份體大思精、貫通古今,可以為今后進行美術創作所遵循的綱領性文件。文本提供了從地理環境、歷史事件、貨流方向、沿途遺跡、人文習俗、當代風貌等多角度描繪絲綢之路、重現絲路光輝的題材依據,是一份值得肯定的成功之作。
據介紹,該選題從“江山多嬌”、“歷史風云”、“駝鈴聲音”、“藝文燦爛”、“絲路風情”、“今日新貌”六大板塊出發,充分考慮到草原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全面展現出絲綢之路的歷史,而這個歷史不僅是經濟貿易交流的歷史更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國與世界文化的互動的歷史,更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歷史。該文本為藝術家創作提供了參照,從內容上與其它創作工程區別開來。(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