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論:中國當代藝術不再是小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7-28



    “這是方力鈞早期的嚴肅版畫作品,和他后來成名后的‘光頭系列’作品風格大相徑庭?!痹谔┻_當代藝術博物館頗具工廠車間風格的1號展廳里,館長徐子林指著一幅當代藝術家方力鈞的版畫作品告訴記者。1993年,方力鈞的作品《打呵欠》被《時代周刊》選作封面,“他創作的光頭人物,反映了90年代熱血青年的失望、迷茫,我們之所以不選擇他成名的作品,而是選擇成名前的這幅名不見經傳的版畫作品,為的是呈現這批中國當代藝術家們走過的一段真實的探索之路,這也是我們這次當代藝術館藏展的主題:反思與前行?!毙熳恿终f。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1日。

      反思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在參展的藝術家中,既有像方力鈞、伊靈、左小祖咒等一批大眾熟悉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也有一些新生代藝術家?!笆袌龅母邇r格并不能完全體現藝術品的真實價值,那些一直堅持探索,至今還具備某種不確定未來的藝術家,才是我們梳理歷史時所關注的重點?!毙熳恿秩绱私忉屵@樣選擇的原因。據介紹,這次展覽分為三大版塊。除了常規的當代藝術館藏展,還包括獨立攝影展、獨立紀錄片放映。其中獨立攝影展展出的是由博物館一直提供支持的民間攝影家田林的紀實攝影作品。這些作品是田林10年間扎根新疆,拍攝處于貧困線上的維族家庭。徐子林解釋道:“不同于傳統藝術家關注美學本身,比如具體的美學形式,當代藝術家們關注環境、生態、民族等社會現實問題,兩者是不同的角度?!?br/>
      中國當代藝術不再是小眾

      “從90年代的當代藝術沙漠時期,到現在初成氣候,這30多年中國當代藝術發生了很多變化,從學術來看,從玩世、政治波普、艷俗到后波普、后現代,中國當代藝術不再是小眾?!毙熳恿贮c評道?!白铋_始,當代藝術家們生存都很困難,現在相應的市場也正在形成。當然,整體文化氛圍我認為也更加世俗,這也和當代中國社會氛圍有關系。當代藝術關注切膚之痛,人民更愿意去看一些美化當前狀態的,但是我們需要這么一批人去活得明白?!毙熳恿终f。事實上,泰達當代博物館是新區第一家民營當代藝術博物館。徐子林更愿意把自己和同事們比作一批“理想主義者”:“國外的私人博物館很多時候是藝術潮流的推動者,不是為了盈利,為的是捍衛一種藝術理想。這也是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的初衷,為大眾提供我們認為好的作品,支持一些經濟上出現困難的獨立藝術家,新區這邊我個人覺得當代藝術氛圍不夠濃厚,希望我們博物館的存在能讓更多人了解當代藝術?!?記者 黃靜)“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