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年輕藝術家直面資本的雙刃劍 該何去何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3-25



    近兩年來,諸多策展人、評論家、藝術經紀人等藝術界人士及畫廊、拍賣公司等藝術機構,紛紛將目光鎖定年輕藝術家。這種局面,讓人不禁想到2005年至2008年的年輕藝術家熱潮。那么,當下這波年輕藝術家熱與此前有何不同?年輕藝術家為何再次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身處市場與資本環境下的年輕藝術家,又該何去何從?

    在藝術品市場整體上呈現平穩調整的態勢下,很多藏家借此良機“逢低吸納”。與此同時,另一個市場趨勢日漸明顯,那就是年輕藝術家的出鏡率普遍提高,在拍賣會、藝術博覽會、畫廊等各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年輕藝術家——介乎資本、學術與國際化

    林林總總的青年藝術家活動從資本、市場以及學術等角度關注青年藝術家,雖引發褒貶不一的爭議,但在客觀上催生了青年藝術家熱。

    近日,主推年輕新銳藝術家的“Hi21新銳藝術市集——年輕藝術家的博覽會”在京舉行,該博覽會以推薦45歲以下新銳藝術家的原創作品為主,提供價格在5萬元左右的藝術作品?!禜i藝術》雜志出版人,也是該博覽會負責人的伍勁介紹,遴選參加博覽會的作品比較輕松,符合當下藝術消費的市場主流,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100多位年輕畫家的近1000件作品,銷售了近200件,均價不到兩萬元。

    同時,由《藝術商業》雜志和德國貝爾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2014最具潛力青年藝術家”評選結果也在京公布,該活動從非商業角度出發,聚焦40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主辦方希望:“力圖通過此次評選,推動中國當代藝術重新回歸到關注學術建樹與藝術創新的層面,從而持續褒獎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富有創造力和實驗性精神的藝術家?!?br/>
    而主打“70后”“80后”年輕藝術家的各類展覽活動遠不止于此。比如,南京金陵美術館在3月6日至20日舉辦的“首屆70后水墨大展”,北京今日美術館的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CAFAM未來展”項目,以及“青年藝術100”“中國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等多個青年藝術項目。

    實際上,年輕藝術家早在2005年前后就受到關注。2005年,北京星空間舉辦了名為“下一站,卡通么?”展覽,展出了歐陽春、陳可、李繼開等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也開啟了年輕一代藝術家出現在畫廊的序幕。此后,評論家朱其也策劃了展覽“漫畫一代的崛起”,伍勁策劃了“少年心氣——中國新銳繪畫獎作品展”,至此,年輕藝術家以一種新的面孔出現在藝術界和市場上,向觀眾呈現當代藝術視覺上的變化。

    “這幾個展覽與年輕藝術家的崛起都直接相關?!痹诒本﹤魇桥馁u當代藝術部負責人閻安看來:“以‘70后’‘80后’作為一種新的統稱,使這批藝術家形成一個群體,以方便推出?!蹦贻p藝術家也作為一個有別于此前當代藝術家的形象出現。

    近日,在紐約舉辦的“中國藝術市場:現實與未來”國際高峰論壇上,藝術品市場投資分析專家趙力表示,中國年輕一代藝術家面對傳統也有所思考,生活方式的改變,創作觀念的改變,對生存和生活空間的關注是他們的新方式。

    美國《藝術新聞》特約編輯芭芭拉·波拉克也一直在關注中國年輕藝術家,她認為:“中國新一代的年輕藝術家已經不用我是中國藝術家來設定自己的身份,而是定位自己是世界的藝術家?!痹谒磥?,這些藝術家擅長利用科技或用自嘲方式來表現作品的思想性?!澳贻p一代藝術家準備進入紐約甚至國際市場,他們對中國和中國當代藝術很有信心?!薄端囆g新聞》雜志主編韋恩也表達了他對中國年輕一代藝術家的觀點,“當代的中國藝術家像此前的歐洲藝術家,具有打開新可能的可能性?!?br/>
    美國佛羅里達坦帕美術館和圣彼得斯堡美術館正在籌劃一場“具有冒險性”的展覽,他們將在今年夏天聯合推出中國新興藝術家群展,選擇的藝術家均出生在1976年后?!艾F在的年輕藝術家與5年前或者10年前又完全不同了,他們不僅是在為符合西方藏家口味而作畫,現在的中國年輕藝術家更加的個性化,國際化意識很強,欣賞中國藝術家作品的觀眾也在改變著?!辈哒谷耸访芩谷绱吮硎?。

    德國貝爾藝術中心中國區首席代表陳媛也表示,年輕一代藝術家有機會游走在世界各地,使用網絡與國外藝術家交流,了解不同背景下的當代藝術,他們的視野和創作更具國際化。年輕藝術家更傾向于根據自己的創作理念,突破以往架上繪畫單一的技法,采用不同的表現媒介進行創作。

    誰是市場黑馬——年輕藝術家的市場爆發

    從二級市場到一級市場,甚至蜂擁的藝術品電商交易中,青年藝術家作品都是最為活躍的板塊,而少數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突破百萬元,甚至千萬元大關,也成為市場向年輕藝術家傾斜的信號。

    2008年,年僅27歲的藝術家高瑀的作品《打虎》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翰?!保┮?10萬元成交,成為“80后”藝術家第一件成交價過百萬元的作品,也創下“80后”藝術家作品拍賣高價。此后夏俊娜、尹朝陽、李繼開、陳可、李暉、韋嘉等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相繼在市場上創下高價,受到一級市場的廣泛關注。

    最近兩年,在當代藝術處于調整期的局面下,個別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卻直線上升,成為市場涌現出的黑馬。2013年可視為年輕藝術家市場再次爆發的一年,賈藹力的《二月物語—過去(床)》、《早安,世界》在香港蘇富比分別以580萬元和340萬元成交,其另一作品《瘋景》也在中國嘉德以483萬元的高價成交。出生于1983年的陳飛作品《熊熊的野心》在北京蘇富比以542萬元成交,該作最低估價25萬元,而這件作品在2010年曾在北京翰海以30.24萬元成交,這一新成交價為“80后”年輕藝術家的市場發力創下了新高度,使其不僅成為2013年當代藝術市場的熱門之一,也帶動了“80后”年輕藝術家的市場熱潮。

    此外,郝量2011年作《寒林》在香港蘇富比以256萬港元成交,徐震于2013年創作的《光源》在北京保利以310.5萬元成交,劉韡的3件“紫氣”系列作品分別以290萬、280萬港元和232萬港元在上海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成交。香港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部主管林家如表示,蘇富比順應當前局面,推出了多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并創下多位藝術家個人高價,但她坦言,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成交價和總成交額畢竟有限,不會作為拍賣重點。

    “年輕藝術家作品受到關注,也是市場尋找新熱點的結果?!蔽閯疟硎?,以曾梵志、張曉剛為代表的60年代畫家的作品價格經由近10年的爆發式增長,已成為高價位作品,普通藏家和藝術消費者難以企及。而隨著當代藝術的逐漸推廣,市場處于調整階段,價格處于低位的年輕藝術家作品自然成為資本青睞的對象。

    再者,進入藝術品市場的買家情況也有改變。蜂巢藝術中心負責人夏季風介紹,在他接觸到的買家中,單純為了投資獲利的人群減少,IT精英人群、海歸的數量逐漸增多,而且以“70后”為主,他們將會成為未來藝術品消費的主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更貼近這部分人的審美需求,作品價位也相對合適,對于新進買家是較為容易進入的板塊。

    然而,在面對個別年輕藝術家拍賣價格高漲時,年輕藝術家面臨的困難仍不小。在伍勁和閻安看來,總體而言,能出現在一級市場,甚至取得高價的藝術家作品只是鳳毛麟角,由于拍賣的特殊性和偶然性,這些取得高價的作品也是偶然,而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整體價位尚處于低位。據伍勁介紹,在藝博會銷售出的200多件年輕藝術家作品中,5000元至5萬元價格區間的接受度較高?!斑@種價位是消費者和藏家能夠接受的價位,也符合當下市場環境?!蔽閯耪f。

    顯然,這樣的作品價位意味著“80后”藝術家與畫廊合作的難度加大?!皩τ谟援嬂榷?,要支撐一個藝術家的個展,基本成本費用必須考慮在內,即便銷售數量很大,但實際資金的回籠要比原來困難得多?!毕募撅L表示。一些畫廊甚至表示,與年輕藝術家合作,更多的是“賺取人氣不賺錢”,很多此前關注年輕藝術家的畫廊也不得不改弦易張。

    面對資本的雙刃劍——視野決定走向

    隨著新一輪藏家和藝術消費者的介入,市場流行風格和買家的審美趣味也在發生變化,青年藝術家作品成為新一輪投資收藏的熱點。

    已有25年藝術品收藏投資顧問經驗的托德·萊文對近年來全球盛行的年輕藝術家熱有他的觀點:“藝術品市場存在著大量的投機行為,特別是對那些年輕藝術家?!碑嬂戎鼽S燎原就表示,在當下的年輕藝術家選秀活動中,商業操作痕跡較重,但現在是一個商業時代,這也是沒辦法避免的。

    對于年輕藝術家而言,還未離開學校就已身處市場經濟的大環境,這是之前幾代藝術家都不曾遇到的。閻安認為:“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需要很長的成長期,如果盲目將這些藝術家推向市場,尤其是拍賣市場,人為拉高其作品的價格,會嚴重影響青年藝術家市場發展,甚至影響藝術家的創作?!?br/>
    當下,年輕藝術家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雖有被過度消費的爭議,但也面臨此前藝術家不曾有的機會。對此,夏季風表示,“資本影響市場是不可回避的現實,針對年輕藝術家而言,對有些人會帶來傷害,但對藝術家也有好處。年輕藝術家感受到市場的力量,在面對商業問題時比之前的幾批藝術家適應得多,對資本的處理方式也成熟得多?!?br/>
    當然,在尋找年輕藝術家“潛力股”的熱潮中,參與者不應忽略年輕藝術家的推介與發掘的不確定性?!澳贻p藝術家作品的優勢在于價格低、數量大,而劣勢在于質量不能保障,創作不定型?!遍惏脖硎荆骸翱傮w而言,年輕藝術家處于市場淘選過程中,最終剩下的只有幾個,需要長時期觀察藝術家的創作方向,面對市場的心理狀態、經紀人和畫廊的規劃也都有影響?!?br/>
    在夏季風看來,年輕藝術家中,“70后”藝術家的市場和學術知識逐漸得到認可,而“80后”藝術家還處于不斷淘洗的過程中。當下市場處于相對冷靜期,利于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他認為,“在‘80后’藝術家中,那種對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有充分理解、評估和反思,并站在國際化環境下,以中國文化為根本創作作品的藝術家會更受關注?!?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