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拍品"將成為歷史?當代水墨或成新增長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3-10]
核心提示
日前,馬年藝術品春拍在全球漸次展開,國內各大拍賣公司也為春拍密鑼緊鼓地進行征集工作。經過2011年的大規模收縮、2012年的沉寂與2013年的重整,不少市場人士都將2014年視為藝術品拍賣市場新周期的起點。今年春拍對市場調整起到的風向標意義自不待言。
2月26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了2013年拍賣業藍皮書——《2013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及2014年展望》。藍皮書指出,去年中國拍賣業年拍賣成交金額首次突破7000億,中端拍品正在成為維持市場信心的重要因素。市場預期,理性回暖、穩中有升將是今年春拍的整體基調。
然而,由于高端拍品資源短缺情況日益嚴重,“天價拍品”能否重出江湖尚是未知之數,競爭激烈的拍賣行業紛紛打起了“專場牌”,去年登陸的海外拍賣巨頭也將為調整中的市場帶來新變局。為此,南方日報記者訪問多位業內人士,深入分析目前藝術品市場形勢,并對2014年春拍作出前瞻。
1
趨勢
“天價拍品”
將成為歷史?
在過去幾年,“天價”幾乎成了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代名詞”,也被行內人士視為市場回暖與否的“信號燈”。然而,經過近兩年市場的大規模調整后,去年“天價”拍品的身影似乎悄然淡出市場。
中拍協的藍皮書顯示,去年市場對高價拍品的關注度尚無回暖趨勢。與前年相比,去年上千萬元的拍品成交數量與成交額均有所下降,成交額的降幅達到4億余元,國內億元成交的拍品甚至才只有1件。中拍協專家預期,今年春拍的億元拍品數量還將“進一步減少”。
不過,與國內趨于平淡的市場相比,香港市場仍有“天價”拍品“偶爾露崢嶸”。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異軍突起,更成為一時焦點:他先在香港蘇富比以1.8億港元拍出《最后的晚餐》,繼而在香港佳士得以1.13億港元的《協和醫院系列之三》三聯畫再度躋身“億元俱樂部”。
每當有“天價”拍品誕生,市場上“炒作”、“泡沫”的質疑之聲總是不絕于耳。曾梵志也不能例外。不過,雅昌藝術網廣州分公司負責人向仕杰認為,“天價”本身是一種偶然現象:只要有好的拍品流出,出現“天價”理所當然。
與“天價”相比,另一種市場現象更引人關注。據藍皮書調查反映,去年中端拍品的成交額較前年有較大增幅。其中,成交額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的拍品數量,比去年增長了19.86%。中拍協專家表示,中端拍品正在成為維持市場信心的重要因素。
對于中端拍品增長帶來的信號,行內人士持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認為,中端拍品符合國民消費能力,是藝術品市場走向成熟和健康的表現。華藝國際拍賣公司董事、副總裁王野夫表示,越來越多的買家將從過去單純對價位的追逐,轉向對個人審美的關注。經驗較淺的新買家,也會以中端拍品作為起點。
但在向仕杰看來,拍品在中端價位徘徊,更多說明目前高端拍品的征集出了問題:“對于拍賣行來說,市場真正回暖的信號不在乎拍得多,10件中價位拍品還不如成交1件高價位拍品?!倍鴱V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向民認為,高端拍品稀缺屬回歸理性的正?,F象,市場需要習慣這種形勢。
向仕杰也留意到今年春拍在市場之外的新變化?!敖衲曜畲蟮淖兓撬投Y之風剎住了?!彼硎?,送禮消費在藝術品市場占有相當大的部分。隨著中央厲行節約和反腐政策的出臺,這部分市場將會出現深度調整,原來投資比重較大的書畫板塊也可能往實用品轉移。
2
趨勢
當代水墨
或成春拍新增長點
高端精品的資源短缺,是目前藝術品市場不爭的事實,市場也一直在探尋新的增長點。有人根據去年的“曾梵志現象”推斷,在古代和近現代藝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藝術品市場可能重新掀起當代藝術的發掘潮。
然而,多數受訪專家認為,這種預期對國內的當代藝術來說,顯然是過于樂觀。他們表示,所謂“曾梵志現象”與中國市場并無多大關系,當代藝術市場在國內尚處起步階段。
“現在在國內拍賣當代藝術,正如10年前從事紅酒拍賣一樣,是沒有市場的?!蓖跻胺蛘J為,目前當代藝術作品的購買者主要集中在畫廊里面,或者買家直接向藝術家購買?!斑@一消費群體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能夠反映在拍賣市場上,這說明這一板塊的積累還不夠?!?br/>
與之相比,作為藝術品拍賣中堅力量的近現代書畫,在眾多板塊內仍然勢頭強勁。黃胄的《歡騰的草原》以1.288億元“天價”成為去年秋拍唯一的破億拍品?!霸谂馁u行業看來,這些作品所處的年代是最適宜拍賣的,它的歷史決定了它的價值?!蓖跻胺蝾A期,近現代書畫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主力地位。
今年春拍的“新水墨”專場也為業界看好。當代水墨沉寂多年,去年卻掀起一道小高潮。其精品力作在秋拍都有不俗表現,如吳冠中的《松魂》以3392.5萬元高價成交。整個當代水墨板塊為北京保利秋拍創下了4.1億元總成交額的佳績,儼然成為書畫市場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有評論分析,當代水墨的學術梳理與作品積累已經達到成熟水平:這些作品既有傳統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有一定時尚氣息,它們的作者大部分與新興藏家處于同一年齡段,較易為市場所接受,因而受到各大拍賣行和畫廊的持續追捧。業內人士預計,當代水墨板塊年內還將有小幅攀升。
王野夫卻對新水墨的發展前景有所保留:“新水墨的走俏,更多是反映了目前中國流行的一種文化心態。事實上,新水墨仍舊停留在符號化的水平,比較狹隘?!彼J為,人們越來越關注藝術形式的表現力,而新水墨不但材質上受到限制,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也不如從前,難以掀起波瀾。
一些地方性畫派的影響力也正在抬頭。黃胄領銜的長安畫派備受關注,嶺南畫派也漸漸向北方釋放潛力。去年春拍,賴少其《黃山夢游圖》以1725萬元成交價,成為南方市場的一匹“黑馬”。僅在數年之前,他的作品還被拒于嶺南書畫大門之外。何向民表示,高價拍品可能帶動買家對相關群體的關注,今年春拍的“賴少其熱”有望保持。
3
趨勢
拍賣行業持續
“深耕”專場
地方流派和本地畫家的拍品走俏,說明拍賣行業內部也在加緊戰略調整。由于市場資源有限,市場氣氛不溫不火,如何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領域“深耕”,樹立特色品牌,是目前行內人士思考的首要問題。各大拍賣公司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精品專場,以迎合日益刁鉆的買家口味。
將于3月20日舉槌的北京匡時春拍,就以扇面題材的“扇畫小品”專場作為主打。傳統的中國書畫專場則推出了十余個“同一上款”、“同一藏家”專題,方便買家梳理藏家與畫家之間的聯系。為兼顧不同收藏喜好,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長安畫派等畫派也將在拍場成系列推出。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拍賣行的“專業化”是一種可喜的趨勢,表明行業發展正趨于成熟。向仕杰指出,拍賣行本身并不完全是一個商業機構,更應承擔文化傳播職能:“而且,能夠開設專場的拍賣行也須具備一定實力。缺乏學術水平的拍賣行將有可能被邊緣化?!?br/>
“設置專場能夠更直觀地判斷畫家個人或流派的整體價值,也便于對買家的收藏習慣進行區分?!蓖跻胺蛞舱J同這一論點。為了在“高手林立”的行業競爭中立足,華藝國際拍賣公司還專門組建了學術部,通過圖錄和預展增進拍品背后的學術含量,幫助買家更快熟悉市場。
何向民則認為,拍賣行在專業領域“深耕”,也有助于發掘本土買家的消費潛能:“拍賣行也需要引導客戶做一名‘合格的買家’,讓他們更重視拍品的文化價值,而不是將眼光放在拍品可升值的部分?!彼硎?,在廣東這樣的發達地區,尤其需要通過拍賣行的梳理,將買家的收藏意欲釋放出來。
拍賣行的“專業化”趨勢,某種程度也是向“外來和尚”“取經”的結果。近兩年來,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巨頭先后登陸內地,在為國內同行帶來豐富經驗的同時,也被視為有備而來的潛在對手。
2月28日,香港佳士得藝廊正式開幕并舉辦展覽,展品涵蓋中國書畫、亞洲當代藝術、西方當代藝術等多個類別。向仕杰分析,畫廊可以進行長期的線下交易,也是為藝術品拍賣培養新的客戶與畫家群體的手段,其長遠影響將逐漸從拍賣市場浮現出來。
盡管境外拍賣行已經有了新的動作,但業界預期,由于尚未形成交易規模,在傳統書畫部分也受到限制,他們在短期內對國內市場還不會構成明顯沖擊。而且隨著行內專業化趨勢增強,國內拍賣行未必與海外拍賣行“正面交鋒”,業內人士對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仍然樂觀。
“至少,國際拍賣公司的進入,有助于重拾我們忽略的東西,例如拍品的藝術價值在哪里?!蓖跻胺蜓a充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