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劉益謙公布蘇軾名跡《功甫帖》原件 力證真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18
    北京2月18日電(上官云) 18日下午,上海龍美術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展示了蘇軾名跡《功甫帖》原件,并對社會公布了對《功甫帖》的高清影像資料和鑒定結果,否定此前上海博物館指《功甫帖》為“清代雙鉤廓填偽本”的結論。藏家、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表示,希望通過嚴謹的學術辯論,有關《功甫帖》的相關疑點會越來越清楚。

      公布相關高科技鑒定資料 力證《功甫帖》為真

      過去兩個月,《功甫帖》引起空前關注。這件由中國上海藏家劉益謙于2013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用800萬美元競得的蘇軾名跡,被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公開指為“清代雙鉤廓填偽本”,從而引發海內外媒體、收藏界、學者的廣泛討論。

      今天公布的影像資料包括《功甫帖》1200dpi高清掃描圖、6000萬像素高清背光圖,以及數碼顯微鏡放大50倍效果圖,并且主辦方用手持無線視頻數碼設備對《功甫帖》進行現場放大掃描。這也是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史上首次采用多種現代技術設備對一件古代書畫做出綜合鑒定。

      首次亮相京城的《功甫帖》,在高倍掃描儀50-200倍的光學放大鏡下,現場清晰可見眾多自然書寫特性,例如回鋒提筆處筆畫交叉處顯然較濃的墨色;偏鋒掃過紙面時偶然發生的不規則缺口以及自然有力的游絲等。與之相比,在同樣光源條件下,翁方綱勾摩本則可顯見筆觸的不完整,運筆有所遲疑,墨色有改的痕跡,明確的邊緣勾線等特征。

      活動主辦方表示,這些高清圖片結合相關機構鑒定報告和專家學者提供的最新學術文章顯示,《功甫帖》為自然書寫,上海博物館“雙鉤廓填說”無法成立,上海博物館文章不能推翻此前由安儀周、徐邦達等大家做出的《功甫帖》為蘇軾真跡的決定。

      原件首次亮相 功甫帖殘章為“義陽世家”印

      鑒于關注與參加這次討論的絕大多數人均未見過原件,龍美術館特意在發布會當天公開展示該展品,并結合高清影像與到會人士一起對比見證了原作與翁方綱勾摩本的顯著差別。

      結合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對功甫帖所做的技術鑒定,指出功甫帖用紙與北宋李建忠《同年帖》、蘇軾《致知縣朝奉》為同一種紙張。

      《功甫帖》上的印章殘印是另一個重點。主辦方結合最新多位專家文章指出功甫帖上的兩方殘印,應該合并釋讀為“義陽世家”印。圖像對比分析,這一印章與臺北故宮收藏的北宋徐鉉《私誠帖》與呂公綽《真誨帖》等北宋名跡中的“義陽世家”印章一致。

      主辦方龍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真誨帖》和遼寧博物館收藏的歐陽詢《千字文》中的“莆陽傅氏”等印件和宋洵美《義陽世家事略》等宋代文獻,則進一步把“義陽世家”印鑒的持有者,推向宋代傅氏家族,該負責人表示,這使功甫帖的早期遞藏史出現了明顯線索。

      發布會多位專家還從筆跡特征、著錄等角度對功甫帖進行論證,支持徐邦達等近代大家所做的功甫帖為真跡的論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