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2月1日結束的蘇富比北京藝術周中,私下洽購成為關鍵詞——三場私下洽購展作品價值逾13億元。事實上,此前,已經有關于私下洽購的重磅消息,5.5億元成交的“天價瓶”因無人付款而被以5折的價格以私下洽購方式交易。業內人士認為,私下洽購業務的門檻很高,在內地仍難普及。
私下洽購近年有風頭逼近場上競價的跡象。據佳士得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其全球私下洽購成交額達4.652億英鎊(7.1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連續3年創下了佳士得及藝術市場有史以來最高的上半年度私下洽購成交總額。而蘇富比的漲幅也與佳士得相近。據有關媒體報道,曾拍出5.5億元的清乾隆琺瑯彩“吉慶有余”轉心瓶因買家沒有付款,今年初由英國邦翰斯拍賣行通過私下洽購方式完成交易,確切價格未公開,但有知情人透露,成交價應在2000萬至2500萬英鎊之間。
在中國,最著名的私下洽購案例是2011年香港蘇富比的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錦雞花石”圖膽瓶,拍賣前的估價為1.8億港元,但賣家非常強勢,要求買家35天必須付款,于是拍賣行臨時要求沒有交易記錄的買家需要提供800萬港元的保證金?!昂芏噘I家當天是沖著這件東西去的,但是臨時交不上800萬港元的保證金,所以最終導致這件東西在場上流標了?!贝善餍屑谊愡B勇當時也在現場,“實際上很多人都想買下這件東西,所以拍賣會后立即跟拍賣行洽購,最終以高于估價的2億港元成交?!?br/>
對于買家來說,到底是拍賣劃算,還是私下洽購劃算?藏家黃先生認為,拍賣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價格可能遠高于預期,也可能出乎意料地在市場上“撿漏”,買家一定要對拍品本身的價值有清晰的認識。至于私下洽購方式,他認為畢竟是新事物,也可以嘗試,但是要建立在了解機構背景和私下洽購流程的基礎上。(據《廣州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