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新疆和田玉真假難辨糾紛不斷 業內呼吁出臺標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23
    日前,有關新疆和田玉籽料的糾紛接連不斷:一塊“和田玉籽料”的真偽引發了買賣雙方的法律糾紛,這是近日媒體報道的發生在北京的真實案例;無獨有偶,一位新疆和田玉玉雕師親手雕刻的“和田玉籽料”作品近期在廣州售出,但買家拿去鑒定后說是贗品,要求退貨……

      那么,在國家對和田玉的定義已明確沒有產地意義而各地區鑒定標準又不一的當下,與新疆和田玉有關的糾紛是否會越來越多呢?

      買賣雙方為“籽料”真偽對簿公堂

      在翡翠、新疆和田玉等資源型藏品行情逐年走高的情況下,原石交易越來越為行家所青睞,而其真假難辨所引發的糾紛也日益增多。

      據媒體報道,買家姜某欲以200萬元的價格買下一塊重約60公斤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并先期支付了50萬元定金。玉石到手后,姜某檢查認為其有造假痕跡,要求賣家臧某提供原產地證明和鑒定資料,不想遭到臧某拒絕。感到被欺騙的姜某,一紙訴狀將賣家告上法庭,要求臧某雙倍返還定金100萬元。一審時,臧某表示同意解除合同,但認為姜某沒有支付剩余貨款違約在先。最終,一審法院判決雙方合同解除,因姜某不能證明玉石籽料有假,故其雙倍返還定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因臧某不能證明玉石為真,故其關于姜某違約的抗辯也不予支持。

      無獨有偶,在聽說了這起糾紛后,一位新疆和田玉玉雕師也向記者大倒苦水。原來,最近他來廣州參展時,一位本地買家花了1萬元向他購買了一件“和田玉籽料”作品。誰知沒過多久,買家拿去廣州某機構做鑒定,檢測結果說“皮”是假的?!百I家便氣沖沖跑來找我退貨,說我的材料是染色的。我做這行幾十年了,上過手的材料不計其數,還會看走眼嗎?再說也不可能為了這點小錢去蒙人,毀了自己的清譽?!彼寡宰约汉苁軅?,于是親自將材料拿去北京檢測,結果又證明是真的。對此,這位玉雕師表示很無奈。

      標準不一致使收藏者無據可依

      “想知道是什么玉還不簡單?去檢測一下就清楚了?!庇浾咦咴L本地各玉器市場的時候,大多數商家都會撂下這么一句話。但從事和田玉經營多年的劉老板告訴記者:“我不相信什么鑒定證書,我只相信自己的眼力。大多數玉石,比如和田玉和翡翠,都有所謂的標準,但是標準只告訴你其結構是什么,并沒有告訴你它是什么玉,是不是好玉?!倍蠖鄶岛吞镉耔b定書上顯示的主要包括以透閃石為主,摩氏硬度、密度、折射率等數據。

      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GTC)主任郭清宏在受訪時表示,國家對于和田玉的定義已明確沒有產地意義,只是對物理性質、結構上相同的軟玉的統稱。而行業內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認為只有新疆和田產的才是和田玉。但在檢測時,很難判斷其產地,只能憑肉眼、經驗判斷,“實際上,很多人認為可以憑借一些標準比如油脂性、致密程度、顏色等對和田玉進行直觀的優劣判斷”。

      至于廣州、北京等地不同機構鑒定結果不一的現象,郭清宏認為也屬正常,因為這樣的鑒定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而市場中又沒有明晰的界定標準?!氨热绗F在和田玉的‘皮’,據我了解幾乎有九成都是人工加工過的,其中包括染色,也有通過加熱使其出現原皮狀態。有的人能夠接受這種加工,認為是自然而然的或是一種工藝,無傷大雅;但有的收藏者則認定一旦有人為痕跡就是做過手腳的。正因為收藏的理念不一樣,才會產生判斷上的分歧?!彼€表示,有的工藝師頂多只能保證自己負責的那個環節沒有動過手腳,但并不確定原材料此前是否已被人處理過,“因為很多人并不是直接從產地獲得玉石,而是在市場上交易所得,自己卻未必有足夠的鑒定知識”。

      “對于商家來說,當然希望所有沾親帶故的都叫‘和田玉’了,這樣貨量大,也有可操作的空間?!睆氖潞吞镉皲N售多年的馬先生(化名)坦言,本來大家約定俗成的和田玉就是新疆產的,但模糊的標準反而令人有空子可鉆?!澳壳暗臉藴手环痔丶?、一級籽料等,關于真假的界定卻相對含糊,因此,許多檢測部門都互相‘打架’。此外,官方檢測是不分產地的,產地通過儀器也無法準確分辨?!卑凑漳壳暗氖袌鲂星?,20克~200克之間的頂級新疆和田玉籽料價格最高參考價維持在2~3萬元/克,而品質較好的韓國玉、俄羅斯玉盡管近年來價格上漲明顯,但跟高檔新疆和田籽料價格卻相差甚遠。

      馬先生表示,如果相關部門出臺比較明晰的行業標準,例如什么樣的結構是新疆產的,什么樣的結構是俄羅斯、韓國的,那對于收藏者來說肯定是好消息?!凹热荒切┬屑?、大師說自己一眼就能分辨,那能不能讓他們總結經驗弄個操作性強的標準出來呢?”馬先生說。

      收藏貼士 警惕仿制籽料

      郭清宏告訴記者,整個玉石市場還處于亟須建立誠信的時期,“很多人明知道商場貴還要去商場買,就是為了求個安心。而商品經過不同渠道的流轉,成本和利潤千差萬別,報價也大不一樣,即使消費者辨明了真假,也很難獲得明確的價格參考?!币虼?,他建議藏家最好不要在旅游景區等地購買玉石。而對于定價問題,他也表示很難獲得準確的參考值,畢竟和田玉市場是個自由的市場,黃金有價玉無價。

      馬先生則提醒玩家,買玉的時候最好把玉石拿到自然光下好好看看,否則會有很大的色差,容易被蒙蔽。此外,仿制的和田玉籽料的表面會有酸蝕層,通常為白色或是呈黃白色狀,與白色礓石非常相似,而且會具有熒光反應,“和田玉籽料贗品通常是用一些玉石下腳料滾磨出來的,但這種方法制作出的東西,其表皮會有一道道擦痕,外形很不自然”。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