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的李可染、黃胄,作品價格分別是15元一平方尺、7元一平方尺。當時我的父親40多歲了,在北京的月工資才30元,但足以買兩平方尺李可染的作品、4平尺黃胄的作品。當時范增8平尺的作品才30元。35年后,父親的退休工資不到3000元,翻了100倍,但范增的作品卻至少要30萬元甚至300萬元,翻了1萬倍甚至10萬倍?!痹谌A南地區首場廣州美術學院收藏研修生“學院派新銳藏家展”中,主角之一叢小青對市場信心滿滿。
文、圖/記者林琳
策略一:雕塑、國畫、油畫配置收藏
鄭東青是廣州美術學院“學院派新銳藏家展”的主角之一?!靶率忠乙粭l比較有保障的路,先學習,摸清再下手?!?br/>
由于曾經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的陶藝專業,他以雕塑作為自己進入收藏市場的切入口。從本土的當代雕塑開始收藏,并分成學院派雕塑和民間雕塑兩方面。目前,他手上已經有了不少黃永玉的雕塑作品。
除了雕塑外,他也收藏一部分國畫和油畫,目前正在逐漸把自己初期收藏的藏品進行“升級換代”:“早期喜歡直觀的畫面視覺效果,追求寫實作品,現在開始向抽象的藝術品靠攏?!?br/>
策略二:“傻瓜式”收藏雕塑
許崇業在收藏上選擇了小眾的雕塑。幾年來,他手中已積累了10余位廣東和外省的雕塑家的數十件作品。
許崇業對于市場看得很清楚,在廣東市場中,很少有拍賣行愿意進行雕塑拍賣,即使拍賣成交情況也遠不如其他品類,所以他認為目前比較適合“埋頭苦收”,一有閑錢就買?!疤貏e是80后、90后的海歸派有了收藏的實力和心思后,雕塑的市場份額一定會擴大?!?br/>
策略三:尋找“老年藝術家潛力股”
叢小青上世紀90年代到廣州后一直是拍賣行的???,但現在卻自稱不光顧了,原因就是2009年至2011年市場價格漲得太快:“市場盲目追風,部分拍品的價格脫離價值太深了,未來10~20年不一定能解套?!币驗閷τ谑袌鰺衢T畫家的“抗拒”,他一門心思放在尋找潛力股上。
與一些收藏者尋找未成氣候的年輕藝術家不同,他的目標是“老年藝術家潛力股”,他認為至少需要15~20年,藝術品的價值才能體現:“再過三十五年,藝術品市場的回報更值得期待?!?br/>
分析:新手上路先定收藏路線
書畫行家鄺根明在受訪時曾表示,新買家是目前拍賣市場的主力,而多家拍賣行的負責人也都向記者確認目前市場中的新老買家比例已達到1:1。
有市場人士認為,新收藏者入市是藝術品市場走向新階段的信號。廣美藝術品鑒賞收藏與投資實務研修班負責人楊清彥建議新手“上路”前先進行系統學習,定下收藏路線再開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