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國圖展示 復原傳統書畫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1-22]
11月19日,由國家圖書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杭州十竹齋藝術館承辦的十竹齋木版水印非遺藝術傳承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本次展覽通過雕刻工具、古代雕版、箋譜、畫譜、各類木版水印精品等150余件展品,展示了木版水印技藝的發展歷程和在當代的傳承現狀。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表示,十竹齋在木版水印的繼承和保護發展方面樹立了榜樣,不僅將很多老藝人集中起來傳承延續這門技藝,還在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設立“魏氏水版水印獎學金”,鼓勵年輕人參與傳承,并接納外國留學生在木版水印工坊學習,這些都對非遺項目傳承具有借鑒意義。
木版水印通過勾描、刻版、水印等繁復工序,復原傳統書畫藝術。據介紹,上世紀30年代,魯迅與鄭振鐸耗時7年編印《十竹齋箋譜》,使一度銷聲匿跡的十竹齋木版水印重現生機;上世紀50年代末,浙江美術學院水印工廠的張根源、陳品超等人重新翻刻了《十竹齋印譜》,并復制了一批馳名中外的寫意水墨畫。2001年,師從陳品超、張根源的木版水印傳承人魏立中創立杭州十竹齋藝術館,并復制了《富春山居圖》、《金剛經》、《雷峰塔藏經卷》等經典。(記者程竹)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