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1-14]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河南南陽境內蓄水淹沒的區域被稱為“考古天堂”,近年來出土文物5萬多件。11月12日,“楚風漢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陽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
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這里也是楚文化發源地。2003年至2004年,國家文物局啟動了對南陽丹江口庫區淹沒線以下區域的普查,確認有價值文物發掘點116處。
一場文物搶救行動隨即展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科研機構的80多支專業考古隊云集這里,歷時8年,發掘珍稀文物數萬件套。
這次“南陽文物展”展出的134件青銅器、玉器、陶器和漢畫像石是這些出土文物的代表。國家文物局文物專家徐光冀認為,這些文物對研究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過渡區域的古文化地域特點,探究楚文化淵源及發展,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此次展覽由中共南陽市委、南陽市人民政府、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展期為兩個月。(記者趙飛鵬 通訊員袁延德)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