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萬達競得畢加索作品:當代藝術無罪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1-14
    萬達集團斥資1.72億元競得畢加索作品《兩個小孩》。有網友問,萬達稱除了購買更多西方藝術品外,還將挖掘國內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家的作品,“原創性的藝術家”是否指當代藝術這塊兒?萬達收藏負責人郭慶祥的回答斬釘截鐵:“中國當代藝術絕大多數都是抄襲西方,甚至被投機者所利用,毫無價值,我們絕不會收藏?!?

      當代藝術本身是無罪的

      這個態度在當下的社會現實情境里,顯然更像一個標志性土豪在藝術收藏領域的宣誓,同時還不忘惡心一下表象萬般粗糙的中國當代藝術。一方面可視為萬達通過投資世界級藝術品,切入文化產業投資領域的戰略大布局高調前奏,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國頂級本土財團對這些年觀念“抄襲”起家的中國當代藝術的不信任。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萬達可以不收藏當代藝術,但當代藝術本身是無罪的。我的觀點是,資本對于藝術是一種顯性的“硬暴力”,在資本話語下干預新興藝術的行為,是給社會文化創新帶來更大危險性傷害的“軟暴力”。萬達類型化的收藏并不代表著收藏的全部意義和當下社會藝術價值的體現,更多可能的只是一種實用型的投資。

      被質疑成當代藝術常態

      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當代藝術不能像上世紀80、90年代以先鋒性和觀念性給社會帶來新的信息和價值觀輸出的話,那么今天的藝術創新觀念被不斷地質疑或可能成為一種常態。當當代藝術成為一種常態的藝術表現方式,那么選擇“畢加索”,與中國的當代藝術兩者之間,可能更多的力量會投向畢加索們,因為當代藝術的意義得不到社會的有力支撐,這可能是一個極具危險的社會現實信號——在文化產業的投資格局和需求里,以社會利益的訴求最大化為最高原則,導致操盤手們一定會選擇穩妥的路徑,很快造成一團和氣文化繁榮的假象。

      假想一個場景:當中國的100個土豪都不再相信當代藝術的時候,可能當代藝術會以另一種形式和面貌出現。當代藝術的觀念在市場現實當中的悖論導向總是那么明顯,以致商人們很容易急功近利地利用,利用不了的時候棄之也不可惜。

      不接受觀念但也別詆毀

      萬達可以不收藏當代藝術,但是對于當代藝術所帶來的社會觀念的解放和可能性的探索,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成功企業所重視的領域,而不是不負責地一棍子打死。我更愿意理解為是郭慶祥如此高調自信的背后,只是對傳統文化和理念保守投資行為的自鳴得意與條件反射,實際上背后是一種赤裸裸地刻意回避一種對爭議性社會類型的當代藝術做出真實的回應態度。

      當一種藝術無法抵達你的內心或者超越你觀念接受的時候,我想你保持沉默更好,而不是趁機詆毀,別忘了當年畢加索也是從更多的觀念抗爭中起家的。我還是希望掌握購買大權的郭慶祥先生,去尋找這個時代更有價值的年輕藝術家,不完全把藝術只當作企業的投資行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