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藝術家徐冰新作英國博物館開展 構建“桃花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1-12
    當代藝術家徐冰在英國的一座博物館造出了一座“桃花源”,這件裝置作品有著對東方傳統意境的向往,也有對現實中國的反思。從美國回到中國擔任央美副院長的徐冰近年來一直用這樣大型的作品對現實發聲

      徐冰病了。連日上火,讓他看上去有些疲憊。

      約定的下午四點剛過,他風風火火地推門進來,挑了咖啡館最靠角落的位置坐下?!笆虑樘嗔?,有點忙,”徐冰一邊清清有點沙啞的嗓子,一邊為晚到幾分鐘道歉。他抬手看看表,“還有時間”。一邊示意身邊的助手控制采訪時間,晚些他還要趕去接女兒下課。

      徐冰沒有辦法不忙。作為中央美院副院長,他有大把讓人頭疼的學校行政事務要處理,而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更不愿意放棄藝術創作。最近,徐冰的新作、大型裝置《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正在英國V&A博物館開展。開展幾天前,為了測試安裝的可行性,徐冰連著兩天一夜沒怎么睡覺。

      作品的安裝過程非常復雜,但徐冰還不能趕去倫敦親自布展,這讓他很焦慮。那段時間正巧是中央美院建院95周年紀念,校慶會當天,他還要出席校友返?;顒?,在會上組織發言。

      “過家家”的桃花源

      11月2日是徐冰新作《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在倫敦的開幕時間。這是他繼《鳳凰》之后的另一件大型戶外裝置。他已經為這事忙得焦頭爛額?!俺3n櫜簧铣燥?,很難計算他一天工作多少小時,”徐冰的助理說。

      《桃花源》專為V&A博物館而作,即將放置在博物館的中庭花園里。徐冰從中國運來了巨大的山石,將它們切割、打磨,放置在中庭花園里那潭著名的橢圓形人工湖的四圍。經過處理后的巨石高而薄,幾根鋼筋從石中穿過,固定在湖邊。石頭紋理像經過皴染的中國古代山水畫。在這片異域之地,徐冰構建了一個有中國傳統獨特景觀的世外“桃花源”。也是傳統中國知識分子理想的棲居地。

      創作的靈感是這潭湖水。湖水四周是博物館老式的英倫建筑,喧囂的現代世界被隔絕在外。這讓徐冰想起晉人陶淵明的名篇《桃花源記》。徐冰想,所謂“世外桃源”,大概就是如此。

      他從中國五個不同的地方找來約9種石頭,其中包括著名的黑靈璧石和太湖石。在古代,黑靈璧石用于建造編鐘,太湖石多用于修筑花園。徐冰的方案是圍繞這潭湖水搭起9組假山石,將這座人工湖變成文學世界里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他刻意將入口開得很小,對應文字描述的“初極狹,才通人”。往前,便是“豁然開朗”之境。

      湖水里布置游魚,周圍的石山上七零八落地散布著陶屋,代表桃花源里的民居。精巧的小陶屋在景德鎮燒制而成。游人可以側身進入如畫的境界,觀看面前的山石美景,以及陶屋里“人類”的生活,徐冰稱之為“二維半”的概念。

      陶屋里有新媒體裝置,屏幕上播放著類似于“兔斯基”的人物符號,代表著桃花源里“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居民。古老的桃花源與現代符號重疊在一起,產生詼諧而又復雜的含義。徐冰將桃花源的一部分做成了類似“火焰山”的地方,沙漠里寶盒敞開著,珠寶灑了一地,而對面就是陶屋和居民,這是一個毫無紛爭的理想之地,沒有人在乎眼前代表金錢和權力的珠寶首飾。

      徐冰形容自己和同事們像“一群過家家的孩子”,在一起嬉戲玩鬧,創造了一片自己理想中的房子。而這個存在于想象中的中國古式“理想居住地”,承載了藝術家徐冰對現實的迷惑和反思。

      “過家家”并不容易。為了趕進度,測試“桃花源”的可行性,徐冰經常連夜不合眼,已經連續打了幾天的吊瓶?!笆直扯加悬c腫了?!彼斐鍪肿约旱皖^看看,低聲自言自語。

      藝術家兼副院長

      徐冰做事下工夫、認真,甚至有些完美主義的苛求??瓷先ァ耙呀洸畈欢唷钡氖虑?,徐冰一定要親自檢驗,再要求重來。他有古板知識分子式的固執,這讓“桃花源”的工作伙伴們無奈,但又佩服。

      他對自己這一點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不會讓它“稀里糊涂地辦下去”。他通常選擇自己能力范圍以內的事情,并且一旦決定要做,就兢兢業業,直到完成。對自己要做的事情,一般來說,他也有足夠的信心。

      徐冰回憶擔任中央美院副院長的決定,他半開玩笑地說自己有“累不死”的特點,按照當時對自己的判斷,“應該能勝任這個工作?!?008年1月,他接受教育部任命,正式回國“任教”。

      “累不死”是徐冰1980年代的外號,那時候他剛畢業留校任教。那是一個冰雪融化的時代,是屬于文藝和知識界的狂歡時刻。身邊的同事、朋友們到處聚會、參加詩會和沙龍、瘋狂地喝酒、聊天。徐冰也參加,但更多的時候,他都在中央美院的宿舍樓里伏案刻字。徐冰常常熬到凌晨,然后胡亂刷牙睡去。

      日后讓他蜚聲國際藝術界的《天書》就是這樣刻出來的。徐冰打亂中國文字原有的偏旁部首,讓每個新造的字看上去都煞有介事,但卻沒有承載任何意義。這些文字看上去嚴肅但又搞怪,沒有人能認出它們。1988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商務印書館的老編輯們認認真真地研究了半天,“一個字都沒認出來”。徐冰很樂于提起這一點,一直嚴肅的表情終于笑起來。

      兩年后,徐冰接受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邀請,作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他住在拍攝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那間著名的地下室里,依然被稱為紐約華人藝術圈里“最勤奮的藝術家”。

      徐冰以自由藝術家的身份在美國生活了18年。期間他創作了《新英文書法》《鬼打墻》《地書》等,在各大美術館里展出,作品被永久收藏。徐冰成為西方世界最有名氣的華人當代藝術家之一。

      現在,他用冷靜而中立的語氣回憶起在美國做藝術家的日子,回避對自己五年前選擇回國到底是正確或者錯誤的結論性判斷。盡管幾年來他被行政事務纏身,“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做藝術和思考”。

      “在美國就是很自由,獨立,沒什么事干擾你?!彼麑Α吨袊侣勚芸氛f。住在紐約,最大的痛苦,“就是怎么樣做好你的藝術,(怎樣)絞盡腦汁再往里走走?!倍艾F在要的事情就太多了”?,F在,徐冰這樣比較自己回國后與在國外的狀態。徐冰有些無奈,“現在每天醒來就是一堆事兒,你只好一件接一件去趕?!彼麚u搖頭,嘆道。作為美院的副院長,他要處理的行政工作太多,幾乎沒有辦法做規劃。

      作為一名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徐冰身在國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做展覽基本不用擔心錢的問題。成熟的美術館或者博物館,會為邀請舉辦展覽的藝術家提供經費。徐冰要做的事情,只是在相對寬裕的資金條件下,如何把藝術做得更好,更讓自己和對方滿意。

      資本是徐冰回到中國很快就遇到的現實問題?;貒?,他受某集團之邀創作《鳳凰》,原本以為四個月就能搞定,但因為金融危機,計劃延長至兩年。展出的地點原本是在北京CBD區域的大樓里,也因為對方計劃的變化而改變,這對徐冰來說是很可惜的事情。他特別看重作品和環境的關系?!而P凰》發布前的媒體會上,徐冰用他慣有的平淡、顯得有些啰嗦的語調,向媒體講述這件作品創作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資本的力量”。

      而這次在倫敦V&A博物館開幕的新展,徐冰終于不用為經費發愁。10月初的北京發布會上,他用“萬惡的資本主義”形容博物館關于展覽細節一些固有的約束?!暗兴暮锰?,你只要做你的藝術,不要管別的,”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他這樣說道?!             ?br/>
      “理想一定要實現”

      徐冰回答提問時語速很慢,一邊說一邊思考?!澳憧窗?,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彼R赃@句話開場,態度認真,手指在桌上比比劃劃,從一個事情的源頭開始說。一二三四,像一位老師在給學生講課。

      “老師”,現在是徐冰很重要的身份。在中央美院,他帶了十幾位碩士生和博士生。他很積極地提攜后輩青年,這是繁忙的學校事務中唯一讓他高興的事情,也是讓他提起自己身在央美感到欣慰的地方,“能有這么好的機會做這些事情”。

      徐冰喜歡提攜年輕人,絞盡腦汁給美院的年輕學生創造機會。他組織舉辦了一年一屆的“未來展”,為青年藝術家探索藝術語言、提供展示藝術的平臺。徐冰對這一點頗為滿意,他將此視為在美院工作最重要的收獲。

      直到現在,徐冰還保持著那副標志性的形象:頭發微卷,蓬松地披散在肩上,這次頭上還扣了一頂軍綠色棒球帽。鼻梁上那副一本正經的哈利·波特式黑框大圓眼鏡,被帽檐遮住一部分。這讓他看上去既像打扮怪異的藝術家,又像治學嚴謹的學者。

      這身打扮與他的作品有相通之處:嚴肅和滑稽,兩種極端的感覺充滿矛盾地統一在一起。除早期的《天書》《鬼打墻》外,回國后創作的《鳳凰》也同樣是這樣的作品。他用城市建筑垃圾和廢舊鋼鐵造了兩只長近30米,重達十幾噸的鳳凰,吊裝在展場上空看似展翅欲飛,看上去華麗而又驕傲。高高昂起的頭部,竟然是用幾個工地上的廢棄安全帽綴連而成。某種程度上,這是這個急速發展的國家的寫照,宏大、雄偉卻也隱藏著破敗與不堪。

      回國幾年后,徐冰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作品“好像做得越來越大了”。他有些不解地反問自己怎么回事,很快又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可能就是跟這個國家有關,跟當下發生的一切有關?!毙毂櫰饋淼拿碱^微微舒展,“應該是的,給人的感受就是都很大,很重?!?br/>
      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句正統得有些古板的格言卻是徐冰信奉的創作理念,只要接受采訪,他都會無一例外地說起?!疤一ㄔ础币惨来硕鴣?。這組裝置看上去討論的是一個關于居住環境的問題,近一年來,北京的霧霾讓這個話題尤其沉重。徐冰認為,無論是現實中的居住地,還是人類對精神出口的尋求,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而“桃花源”在中國歷代知識分子心中的地位,正有著雙關的含義。

      作品的英文名直譯過來是“在仙境中旅行”,但徐冰起的中文名并非如此,它讀起來有些拗口——“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這個標語口號式的表達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是屬于徐冰他們這代“五零后”的記憶。雖然徐冰不太愿意闡釋其承載的關于“烏托邦”的政治含義,但這樣一個標題已經足夠說明藝術家的態度。

      “沒辦法,我們這代人就是在那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徐冰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如今想來,這樣的句式其實是“悖論”?!澳衬忱硐胍欢ㄒ獙崿F”,原本就包含了悲觀和無奈的成分,“也許永遠實現不了”。 ★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