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式理財藝術品:與熱愛無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0-17



    盡管目前中國藏家日趨理性,與西方人收藏藝術品多用于欣賞不同,中國藏家則多用來投資,藝術品對于他們來說更是一場升值潛力的賭博。中國人要面子的天性也在藝術品市場表現得淋漓盡致,拍賣場也即變成了與別人較勁?!爸袊绞詹亍钡囊c許多人不在收藏,不在藝術品的本身,關鍵是如何在忽悠中圈錢,在擊鼓傳花中順利脫手。

    那些高凈值藏家

    當2013秋拍來襲,藏家們又開始沉溺于這場屬于他們的狂歡。

    無論過去是藏家或炒家,是投資或是投機,市場已反復論證,藝術品是可以變現、流通的,或者說俗一點,是可以賺錢的。

    這一點對于中國買家而言彌足珍貴。缺乏替代性投資產品是高凈值人群追逐藝術品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

    “盛世興收藏”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篤信的理財之道??紤]到中國充足的資金和在各類藝術品領域悠久的收藏史,這并不令人意外,收藏家們對此如是評價。蓬 勃強勁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高額的資金回報率吸引了大批藝術品收藏家、投資商,他們攜帶雄厚的資金,將目光漸而轉向中國藝術品,掀起了藝術品在中國新一輪追 捧熱潮。

    藝術品投資在世界歷史上由來已久,不過,作為后起之秀,中國著實讓世界驚嘆。在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上,中國的表現尤為突出,實現“超英趕美”。數據 顯示,21世紀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快速發展,市場交易規模已從10億元飆升至1000億元以上。全球藝術品銷售情況的法國公司Artprice的報告顯 示,2008年至2011年,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從15億美元上升至90億美元。2011年全球藝術品交易額中,中國藝術品的國際交易額世界排名第一,占全 球市場的41.4%,相當于美英總和。

    而在藝術家成交總額排名前10位中,中國的藝術家就占據了6個席位,張大千當仁不讓地占據了畢加索穩坐21年的霸主地位;同時,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前 10大城市中,北京、香港、上海、杭州和濟南又占據了半壁江山。但2012年,藝術品銷售大幅降溫,成交額下滑44%,至51億美元。盡管如此,數據顯示 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這場盛宴的背后,則是中國龐大的收藏群體——億萬收藏大軍悄然升起。一時間,上至社會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在收藏藝術品。電視臺的鑒寶收藏類節目,越辦越多,收視火爆。古物鑒定專家成了時尚大忙人,四處走穴。收藏、鑒寶類書籍紛紛登上了暢銷榜單。

    對于“激情”投資者來說,購買藝術品的同時,免費獲得了其附帶的經濟收益之“美”。而對于財富投資者來說,視覺享受和收藏趣味之“美”,又是“意外”的收獲了。

    這種“優雅的投資”已日漸成為投資家們的首選。胡潤。珠三角百富榜榜上有名的珠三角地區的富豪們,超過七成熱衷于藝術品收藏,國內每年的藝術品拍賣 會上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整個珠三角,一共有8000位億萬富豪、130000位千萬富豪。富豪最青睞的主要投資為房地產、股票、另類投資,尤其是藝術 品。70%的億萬富豪說自己是收藏家,平均6年前才開始真正涉足收藏,偏好收藏的有名表、名畫、名酒、玉器、陶瓷、當代藝術等。

    事實上,1990年代在北京拍賣場上最活躍的藏家要么是海外的收藏家、經紀人,要么是國內收藏界的“行內人”、“老玩家”,進入的企業家也稱不上大 富大貴。2003年前后,藝術市場隨著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暴漲而變得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來國內富豪階層越多越多的關注。

    對于這些有著強烈投資意識的新型收藏家來說,藝術品是一種投資品,他們在乎的是買進賣出可以獲得利潤。當然,藝術品的裝飾作用也非常明顯——這是高級品位的象征之一,就像昂貴的名車、別墅一樣。

    中國式收藏

    2013年秋拍從藏品戰、宣傳戰的不斷升級,到公司專業和品牌“內功”的不斷修煉,拍賣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當然,讓人們更為期待的是新買家新藏家這股勁旅。

    每年都會有新的藏家進入藝術品市場。他們為這個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讓這個市場持續發展帶來原動力。2013年春拍,業內人士一個共同的看法 是,拍場上出現了不少新面孔,新買家涌現再次成為推動市場前進的生力軍。有人統計,每季的新買家大概占所有買家的25%,甚至有拍賣公司粗略統計,新進場 買家購買額占據總成交額四成以上。

    事實上,近年來國際拍場上的天價中國藝術品十有八九是被中國人買走的。中國藝術品突然躥紅國際拍場,并且競拍者中的華人面孔越來越多,一反過去由西方買家主導的現象。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同場競價,一些中國買家出價比歐美買家高上30%。

    接二連三的圓明園獸首天價拍賣令很多人記憶猶新:2000年,于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上拍的圓明園虎首曾引發愛國華人不惜血本的舉牌競買,被某 中國企業抬升至1544萬港元成交;2007年,于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上拍的圓明園馬首更是被澳門富豪何鴻燊抬升至6910萬港元成交。 2005年,于紐約 朵爾拍賣行上拍的一只元青花四系海水云龍紋扁瓶從80萬美元的起拍價跳至583.15萬美元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瓷器拍賣紀錄,而買家則為一位香港藏家。 2011年,于法國上拍的一方乾隆玉璽以1240萬歐元成交,刷新當時印章類拍品的世界紀錄,清朝宮廷畫《乾隆大閱圖》第四卷《行陣》以2205萬歐元成 交,刷新當時亞洲藝術品在法國的拍賣紀錄,而兩件拍品的買家都是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人。

    紐約、倫敦和香港正進行的拍賣會,中國藝術品的紀錄被不斷打破。

    年輕的中國買主鐘情于現代和當代亞洲藝術品,而富有和年齡較大的買主則愿購買中國傳統藝術品,比如玉,只有很少的人還會購買西方“藍籌”藝術家的作 品,比如雷諾阿和畢加索。當他們國家的珍寶出現在拍賣會時,中國收藏家的競拍異常激烈。一些中國收藏家愿意支付和梵高畫作一樣的高價來購買一只清代瓷瓶, 也會愿意為有300年歷史的筆筒和硯臺支付天價。人們甚至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水墨畫會超過畢加索的畫,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br/>
    在拍場市場火爆的前幾年,不斷有資本大鱷殺入拍場,他們的入場沖擊著原本是行家主導的收藏市場,正如收藏大家馬未對此現象的調侃:“收藏界的小江小湖闖進了大鱷,風生水起,許多魚蝦四處逃竄,景象慘烈但也算是一道風景。直到大鱷吃得不消化了,江湖才恢復了平靜?!?br/>
    盡管存在著不少盲目甚至是瘋狂的成分,不可否認,藝術品市場正根據中國人的喜好而發生變化。在資本無孔不入的年代,新買家有一天終也會變成舊藏家。著于眼前,面對秋拍來襲,他們又會上演怎樣的盛宴?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