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藝術節走向“產業化” 嘗試主題創意大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9-09]
一年一度的798藝術節將于9月21日拉開帷幕。自2004年由民間自發形成的798藝術節很快走過10個年頭,藝術區的一切轉變或許從798藝術節的創新點也能看出。
昨日,798藝術節組委會公布了此屆藝術節的規模將由主題系列展等十大板塊構成,并將首次推出全國青年主題創意大賽。798藝術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國華告訴記者,798的未來應向第三個階段“產業化”而發展,此次主題創意大賽便是一種嘗試。
青年主題創意大賽首次亮相
歷經十余年的發展,798成為北京一張文化名片。此前是當代藝術集體發聲場的798藝術節也越來越規范化、產業化。
記者從798藝術節發布會上了解到,此屆藝術節除了有園區內重要藝術機構推出的主題系列展外,還將為藝術產業發展提供平臺。為此,798藝術節將亮相2013首屆全國青年主題創意大賽。大賽將以原創設計產品參展并展覽的模式,為“中國創造”儲備創意人才。為此,該大賽將拿出48萬元作為各類獎項的獎金。
對于首次將創意大賽納入798藝術節,798藝術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國華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798的發展更多的是藝術現象的發展,而不是藝術產業發展。為此希望借主題創意大賽激發藝術產業能量。
部分藝術家工作室對外開放
據介紹,此屆798藝術節主題為“藝象·融合”,將歷時一個月,共舉行開閉幕式、主題系列展、同盟系列展等十大項近百小項藝術活動。其中由策展人朱其策展的“先鋒歲月:攝影中的798”將通過對798藝術區發展十余年的影像進行梳理,呈現798的成長史。
與此同時,藝術節期間也有不少藝術家工作室對外開放,包括毛栗子、馬樹青等。
追問1
藝術節學術性不強?
回應:調動各藝術機構積極性更重要
追溯798藝術節的發展,從最初的藝術家自發舉行到2007年由藝術區管理辦公室來牽頭組織,再到2011年798藝術節取消主題展由專業策展人策展制度。798藝術節被質疑學術性越來越弱。
對此,張國華告訴記者,最初的798藝術節是為了讓798產生影響,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一次集體發聲。但到了現在798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重鎮,因此參與更為重要,而不是要專注于學術,將798各個藝術機構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更為重要。類似園區內重要藝術機構推出國際水準的大型展覽,部分藝術家工作室開放等。
追問2
不再是先鋒試驗場?
回應:該注重產業化功能發展
昨日策展人朱其稱,在798的歷史上有過很多先鋒的展覽,798的核心價值便是先鋒。但近幾年,798已日益被商業化。甚至798內藝術空間、物業和二房東之間也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前不久798畫廊玉蘭堂與二房東的沖突便直接將三方矛盾曝光。究竟未來798該走向何方?
張國華指出,798最初是藝術家的聚集,再到展覽展示中心,未來就應該走向第三個階段,那就是產業發展、文化交易等的功能提升。
直到今日,798內物業和藝術空間彼此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張國華認為這些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都可以通過第三個階段的發展來解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