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火燒出了藝術圈信用破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8-12]
7月25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毀了即將上拍的部分作品,也燒出了人們對這場火乃至這場拍賣的質疑。藝術品毀壞令人惋惜,但毀壞的原因卻讓人猜測不已。微博上人們眾說紛紜,但真相究竟為何,沒人說得清。
隨后,那些幸免于難的藝術品在繼續進行的拍賣中創下了傲人成績,原定拍品總數197件,因火災撤拍73件,最終實際拍賣124件,成交111件,成交率89.5%,成交總額6597.325萬元。這樣的數字引得圈內一片嘩然,各種質疑聲頻出,“天價作局”、“炒作”的字眼不斷從四面八方冒了出來。
姑且不論這場大火的真實性有幾分,也不論專場拍賣的成功是不是作局?!俺醋鳌?,實際上是藝術圈中人人心知肚明的事情,不過是明顯與否罷了。方翔曾在新民晚報的文章《為何沒人肯相信藝術大火是場意外》中提到,“當代藝術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暴利的行業,一張幾年前才賣10萬元不到的畫,現在可能值上千萬元。許多當代藝術品價格被人為操縱,‘天價做局’一般都是將‘天價油畫’賣給兩種人,一種是剛入場的新收藏家,另一種是剛入場的藝術投機商:前者是真想收藏當代藝術,后者是把藝術拍賣會當作股票市場來投機一把”。
皮力在微信中撰文評論此事,其中一句是這樣的:“以藝術和玩笑的名義,我們以次充好,我們縱火,我們做假拍賣,我們在媒體上掩蓋真相,我們鄙視五毛,但是我們雇傭網絡水軍。所有的一切的一切,今天的藝術家所作所為和我們要反對的那個政治的虛偽已經完全一模一樣了,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的洋洋得意?!边@句話被圈內的人們瘋轉,或許正是因為他道出了我們心中所思、卻未曾說出口的想法。
這場火災燒出了藝術圈黑暗的一面,也讓人們得以重新審視圈內的混亂。為什么藝術圈的信用會破產?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明白,但解決之道卻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實踐。正如皮力在文中所說:“造就一個完整的藝術學術生態鏈,或許需要20年,肯定是個艱巨的工作,如同治理空氣污染,你開始了,就永遠不會晚。而最艱巨的部分是,你從不準備開始。當你不準備開始的時候,你在抱怨這個這個惡劣環境的時候,其實你就是它的一部分?!?br/>
皮力微信全文
以藝術和玩笑的名義,我們以次充好,我們縱火,我們做假拍賣,我們在媒體上掩蓋真相,我們鄙視五毛,但是我們雇傭網絡水軍。所有的一切的一切,今天的藝術家所作所為和我們要反對的那個政治的虛偽已經完全一模一樣了,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的洋洋得意。就像在威尼斯,很多中國藝術家見面都在抱怨中國人太多,展覽太濫,可是誰也沒有說自己為什么要參加。
中國當代藝術今天的問題是和我們政治商業的問題一樣的:信用破產。我們上市公司的年報沒人信,我們的新聞沒人信。我們的藝術不也是這樣嗎?封面故事和雜志報道可以花錢買,拍賣成交可以做,展覽可以交錢參加,還能雇個策劃人幫你說圓。于是我們學術沒人信,媒體沒人信,成交沒人信,收藏家沒人信。
目前走出困境的方式不是“困獸尤斗”,而是重新回歸普世價值。在普世價值上的反叛才是真的反叛,而不經過普世價值的反叛,雖然某些時候反叛了普世價值,但那貌似革命本質卻是叢林法則。
造就一個完整的藝術學術生態鏈,或許需要20年,肯定是個艱巨的工作,如同治理空氣污染,你開始了,就永遠不會晚。而最艱巨的部分是,你從不準備開始。當你不準備開始的時候,你在抱怨這個這個惡劣環境的時候,其實你就是它的一部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