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建阿房宮,哪來的自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8-12]
近日,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宣布,計劃投資380億元,打造一個“新阿房宮”。(8月8日新華社)
古都西安計劃投資380億元再造“新阿房宮”的消息,最引人眼球的是380億元這個數字。因為對任何一座城市而言,這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可以肯定,380億元不會是一次性投資,最后實際投資有多少,誰也不知道。所以,這個數字大概更多只是一種噱頭炒作。
還有人質問:要是這380億元用來改善民生該有多好。其實,這也似是而非。因為這個錢肯定是合作企業出大頭,當地政府主要是以土地入股。如果“新阿房宮”項目真的有效益,當地民眾倒是樂于看見的,他們雖然拿不到分紅,但總歸能享受所謂溢出效應,比如去里面工作、去附近開店等等。問題是,當地政府哪來的自信,“新阿房宮”就一定會成功呢?
要知道,阿房宮重建在當地可不是第一次。在阿房宮遺址附近,原本就有一個人造景點——阿房宮景區。阿房宮景區動工于1995年,建成于2000年,建成之初,曾經提出“東有兵馬俑,西有阿房宮”的口號,號稱“陜西最值得外國人去的10個地方”之一。就在今年,這個當時投資2億元的項目,運營僅僅13年就被以“違規建筑”的名義拆掉了。一方面是要給“新阿房宮”項目讓地,但更主要的還是因為經營慘淡至極。
公眾當然不操心投資商虧錢,但政府投資虧損是要納稅人埋單的;除此之外,公眾更擔心遺址保護問題。說白了,“新阿房宮”是要“消費”阿房宮遺址,如果沒有這個賣點,這個項目想炒都沒東西可炒。拆除舊的阿房宮景區時,阿房宮遺址保護辦公室表示,“拆除它是保護文物、造福社會的公益行為?!蹦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今再新建一個規模更大的“新阿房宮”,又該如何解釋?難道無論拆與建,都是“保護文物、造福社會的公益行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