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藝術批評切勿顧及面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7-24]
不管怎樣,在我看來,藝術批評必須講真話,藝術批評必須以美學標準為綱領,藝術批評不應該有限制,因為藝術批評是人類智慧的表達、社會良知的體現。
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一位書法愛好者來到我的面前,打開一卷書法,請我評議。對我來講,眼前的書法愛好者是陌生人,或許他知道我常談論一些書法問題,便把我當成了懂書法的行家。
一卷書法,有大字“天道酬勤”,有“毛體”草書,被濃墨糾結的宣紙躺在地下,沒有生氣可言,輕輕一瞥,就知道作者的輕重了。我看了看,又想了想,推敲要說哪些話。依常理,應該說折中的話,小小的肯定,小小的否定,讓作者有面子??墒?,如此道來,他一定會以為自己真有兩下子,依舊“天道酬勤”下去,對他沒有好處。于是我采取“電擊”的方法,對其徹底否定。第一,我認為他的書法啥也不是,破敗不堪;第二,我建議他多臨帖,不要寫“毛體”,這一體不應該是書法家的專業選擇。
我想,我的話如果產生積極的作用,對他的學書之路是無不裨益。古人講,知恥而后勇,一旦幡然醒悟,將有極大的超越。我希望這樣的結果,等待這樣的結果。
事與愿違,6月27日,這位不速之客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對我的批評相當不滿,憤然寫信質疑我對他的批評?!袄系苌鷼饬恕?,事情很嚴重。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我努力的目的是回歸理性,忠于理性?!袄系堋钡穆裨购蛻嵟?,我無權干預。然而,對我來講,這是一件好事,它讓我思考起當代書法評論的方式和方法。顯然,我的“電擊”方式和方法不合時宜。
那么,合時宜的話語方式是什么呢?一定是甜言蜜語,一定是褒揚有加。那種輕佻、柔媚的文字,那種世俗、淺顯的感受,是書法家的征婚啟事,即使找不到多少惹人耳目的優點,依然大言不慚地說一聲“愛好文學”。盡管愛好文學的依據是心儀廣播電臺的評書聯播節目。
由此,我想到前年收藏家郭慶祥批評某著名畫家“流水線作業”而惹官司的遭遇,嘆謂當前的藝術批評實在難以開展。
另外,不愿意傾聽真話,不愿意忠實于事實,不愿意面對批評,成為堅固的社會心理,作為意識形態,自然波及書壇,并成為強大的社會痼疾,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選擇。因此,空洞的書法評論見諸報端,阿諛奉承幾成常態。這樣的書法評論當然沒有思想深度,當然不會有理論價值。那么,人類審美和生命理想所崇尚的博大、高貴、優雅、淡泊的精神品質,難道就遺忘了嗎?遺忘的后果,會給我們帶來多么大的傷害,又有誰能估量?
說到底,超越世俗,堅持藝術第一的書法評論,才是我們需要的評論;拷問人類靈魂,思考審美的書法評論,才能承擔起文化的責任?;诖?,我不會改變自己的評論立場,把說真話的勇氣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