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亞洲視野還是亞洲市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6-04
    【觀察】

    出席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的全球頂級畫廊,攜帶著各自代理的藝術家小心翼翼地來亞洲,就像一個剛剛進入亞洲的奢侈品牌,只會帶來那些亞洲人眼里最看著眼熟的藝術品,未必屬于品牌中最精彩的部分,因為亞洲藏家尤其是中國內地藏家的西方當代藝術知識尚未普及,藏家們連生僻點的人名都認不出來,對于藝術的理解更無從談起。

    對當下藝術界影響深遠的波普藝術代表人物安迪·沃霍爾說過:“做好生意是最迷人的一種藝術,賺錢是藝術,工作也是藝術,做好生意更是最偉大的藝術?!蹦敲?,以經營和銷售藝術品為宗旨的藝術博覽會,就是一門生意經無論它發生在世界哪個城市,由歐洲、美洲或者亞洲作為主導。

    2013年5月23日至5月26日在面對維多利亞港灣的香港會展中心向公眾開放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某種程度上,是自2008年開始舉辦了五屆的香港國際藝術展的一種延續或者升華,兩年前它被擁有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Miami Beach)的MCH集團收購。此次便是該展會首次以“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名字亮相,沿用了5年的名號“ART HK”在今年變成了“ART Basel-HK”。

    一下飛機,就可以看見機場里顯著位置招貼著的巨幅“ART Basel-HK”廣告牌,以與巴塞爾藝博會似曾相識的字體設計在向到來者宣告:“看,巴塞爾藝博會的兄弟展在這里!”

    當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在亞熱帶海洋氣候的電閃雷鳴中照舊觥籌交錯地進行之際,《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從圈內人士處獲得確切消息,同樣以藝術前沿和新興藝術為其標志的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上海當代”,SH Contemporary),自2007年起舉辦了六屆,因為種種原因,今年將不再舉辦,“覆蓋整個亞太區的國際頂尖藝術展,成為連接東西方藝術的獨特平臺,為全球藝術市場提供一個獨特的機遇”言猶在耳,第一屆“上海當代”開幕當晚,展出高價的泰國藝術家裝置作品《米》的喧囂情景尚歷歷在目,當代藝術在上海曾經掀起過的市場熱潮似乎悄然退場,或者,從來也沒有真正熱過。

    據最新出版的TEFAF《2012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中指出,如今中國已經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還曾經在去年達到過第一的位置。2006年中國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2012年,該數字飆升至25%,作為全球藝術界最為看重的商業聚會巴塞爾藝博會把亞洲唯一的分支安放在香港而不是新加坡這一舉動中所透露出的對于中國內地藝術市場和新藏家所給予的希望,可見一斑。從藝術品交易這門“生意經”的角度來說,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具有雙贏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把有錢的收藏家們吸引到香港來,另一方面還能讓當地的藝術家、畫廊和這個城市本身獲得國際信譽和宣傳機會。但是,對于城市本身而言,香港的功能是像一種將西方藝術進口到亞洲的后殖民藝術企業,還是更像一扇為亞洲買家在全球藝術對話中產生影響提供的大門?理想的情況是它能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

    當然,藝術品交易,對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在藏家們藝術趣味的取舍之外,還意味著圍繞著交易產生的一系列周邊服務,比如完善的保險業務、專業的運輸倉儲、優質的金融服務、稅收制度。如果說,藝博會是一門“好生意”,那么周邊服務就是這門“好生意”興隆的重要保障。6年前的香港連一家當代藝術博物館都沒有,上海藝術區已經蓬勃發展,到如今巴塞爾藝博會在香港掀起熱潮而“上海當代”銷聲匿跡,這究竟是中國內地藏家對于西方當代藝術的接受距離最終所導致的水土不服,還是因為“上海當代”本身所處的貿易環境的巨大障礙比如進口藝術品23%的稅收使得國外經銷商幾乎不可能從內地藝博會里賺錢,以及政府對藝術品的監管所引發的?

    聚焦于香江:

    巴塞爾的亞洲態度

    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仍由馬格努斯·倫弗魯(Magnus Renfrew)擔任總監,他也是香港藝術博覽會一直以來的總監,正如他所說,巴塞爾的到來把全世界的聚光燈拉到了香港,讓全世界的人都來關注,香港發生了什么。巴塞爾有更優質的資源,能夠更好地促使這個展會長遠地發展下去。

    去年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 Projects的兩個特別項目Asia One(亞洲一線展館)以及Art Future(藝術世界之未來)在巴塞爾藝博會的實際控股下,被齊整地調整為畫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四個主題鮮明、富有層次的板塊,參展畫廊只有進入了前兩個板塊,才有機會申請為大型裝置作品提供展示機會的“藝聚空間”項目,而“藝術探新”則主要為新生畫廊以及年輕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為了與亞洲市場銜接,展示這場展會繼續保持其本土性,避免“復制巴塞爾藝博會”的預言成真,在參展的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245家頂級畫廊中,主辦方煞費苦心地盡量保證參展的西方畫廊和亞洲畫廊大約有五五開的比例。包括AYE、北京現在、北京公社、Boers-Li、常青、藝術門、滬申畫廊、長征、麥勒、佩斯、香格納、唐人等去年在主畫廊區的在中國內地設有空間的畫廊基本上進入了本屆香港藝博會的畫廊薈萃區。曾經的香港國際藝術展,最重要的位置都留給了西方的畫廊,他們大多數來自倫敦,展示的是像達明·赫斯特這樣的著名藝術家作品。日本東京現代美術館館長、首席策展人長谷川佑子負責本次香港-巴塞爾博覽會中的藝聚空間項目。

    據主辦方透露,因為參展畫廊從去年的266家縮減到了今年的245家,因此,各家畫廊獲得的空間更為寬闊敞亮,有利于當代繪畫、雕塑、裝置和攝影等各種當代藝術形式的呈現,長谷川佑子負責穿插畫廊展區中公共空間藝術品的布置,區別于瑞士巴塞爾藝博會進口的狹長,香港巴塞爾盡量把進出空間設計得更加寬敞和人性化。這些細節是以往亞洲的藝博會所無法企及的。

    與針對北美洲藏家多一些的紐約軍械庫藝博會、Frieze紐約藝博會、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和針對歐洲藏家多一些的Frieze倫敦藝博會、瑞士巴塞爾藝博會等重要的當代藝術博覽會相比,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在開幕當天并沒有出現收藏家瘋狂搶購作品的現象,表示作品已經名花有主的紅點也并不醒目?!叭绻以谄渌胤阶鲞@個數量的業務,我一定會想死的吧?!庇衼碜约~約的畫廊主如此抱怨,但是香港所處的亞洲地區的特點也是西方藝術經銷商們的新目標人群的特點正是“慢熱”,博覽會開始之初的4個小時的交易不狂熱并不意味著之后成交的結束,人們在此觀看、提問,然后再給出回應,亞洲買家會花許多時間去熟悉對他們而言還很陌生的歐洲或美國藝術家。在香港,藝博會的交易通常貫穿整個會展期間。

    藝術生意難:西方畫廊

    難以吸引內地大藏家

    巴塞爾藝博會的管理層曾經承諾將為香港-巴塞爾帶來更多的歐美藏家,這也是香港方面的一個希望,但開幕現場的“大人物”卻非中國當代藝術藏家尤倫斯和烏利·???,以及亞洲藏家印尼華裔藏家余德耀等等莫屬。顯然,那些公認的歐洲老牌藏家已經有了殷實的收藏,對香港之旅的興趣不高。

    來自紐約Gladstone畫廊的Simone Battisti就更看重馬來西亞與中國的收藏家?!盀槭裁匆较愀蹃碚務撐鞣绞詹丶??” 對來自西方的經銷商而言,對該地區市場運營知識的了解遲早會派上用場。以其亞洲客戶及對中國藝術家的代理為基礎,佩斯畫廊帶來了那些“我們知道將能吸引亞洲藏家的作品”,Arne Glimcher表示,而且這一“策略”被證明非常成功。佩斯畫廊的展位里始終擠滿了對張曉剛、張洹等作品青睞有加的觀眾。高古軒畫廊香港分部在預展前一天拉開了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香港首展的帷幕,他在展會上同樣很受歡迎。

    居住在亞洲的億萬富翁比北美還要多,香港受到西方藝術商的青睞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是,20年前,香港的藝術市場還是都在賣中國藝術,藏家不多,且鐘情傳統藝術,如玉器、瓷器或者水墨作品,畫廊里賣的也是裝飾性的作品,只有少數畫廊如藝倡畫廊、漢雅軒除外。香港藏家的主要動力是收集和保存民族文化遺產的愿望,而不是去挖掘更多的先鋒藝術。直到2004年,佳士得和蘇富比這樣的國際大拍賣公司才開始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從那時起,中國內地的藝術市場和畫廊才有了繁榮的跡象,隨后其發展之快令人咋舌。2006年中國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2012年,該數字飆升至25%。香港是通向潛力無限的中國內地這個當代國際最熱的藝術市場的大門,但是內地存在多少現代西方藝術藏家尚有疑問,因為目前中國藏家購買的大多集中于中國傳統藝術領域,最新出版的TEFAF《2012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中指出,中國藏家的收藏趣味主要還是集中在中國傳統書畫和中國當代藝術,報告顯示,“中國藏家依然只關心中國藝術市場,大約只有30位中國內地大藏家收藏西方藝術”。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展示的絕大部分都是西方的藝術品,以至于有中國內地藝術人士感嘆“只看到一幅中國畫”,雖然在金董建平主持的藝倡畫廊里看到了高行健以水墨筆法繪出的油畫作品,但是含有傳統中國元素的藝術作品顯然市場并不在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盡管如此,所有人都在嘗試聯系到中國內地藏家,白立方的格雷厄姆·斯蒂爾(GRAHAM STEELE)也把香港看作一個重要的通途,并認為,香港藝博會向世界展示了參與藝術對話的渴望。雖然這里的當代藝術藏家可能比西方藝術商們知道得要多,卻可能比西方藝術商們想象得要少。

    聚集香港的國際藝術交易商們顯然對中國藏家未來發展出對于西方藝術的興趣充滿信心,其中包括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負責人張丁元,他認為,中國高端藏家經常有出國機會,風格品味會慢慢趨于國際性,所以中國市場的國際化是自然而然的事兒。但吸引中國的收藏家及其財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多數西方畫廊目前仍然未能打動中國內地的大客戶。

    虧本掙吆喝:

    內地畫廊的香港生意經

    畫廊參加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成本十分高昂,參加二樓藝新探索(Discoveries)單元的年輕畫廊需要為自己的展位支付1.4萬美元的費用,而較大展位的費用則需要近10萬美元,加上藝術品的來回運輸費、人工費、場地搭建費等等,僅一項場地搭建費就耗費10萬元人民幣,內地畫廊參加香港藝博會的成本是參加藝術北京、上海藝博會之類內地藝博會的3-4倍。盡管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開幕當晚,接二連三地有內地畫廊高額成交的喜訊傳來,比如北京的畫廊長征空間在開幕當晚就與很多內地藏家和香港藏家成交了多件作品,微博上仍有業界人士抱怨,內地參加此次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畫廊十家里有九家是虧本掙吆喝?!叭绱烁甙旱膮⒄钩杀?,僅靠一兩張作品的銷售金額,顯然難以保本?!庇挟嬂裙ぷ魅藛T介紹說,“會來藝博會的買家一般都是沖動型購買,即當場預定作品,但時過境遷,購買激情淡去,反悔不付錢者也不在少數。因為至少要提早3個月定下參展藝術作品,也就意味著畫廊不可能帶來最新創作的作品,觀眾看到的,基本都是畫廊的主推藝術家作品?!?br/>
    “歐洲的收藏家仍是老面孔,但來自中國內地、臺灣的當代藝術新興收藏家群體正在崛起?!鄙虾O愀窦{畫廊的創辦人勞倫斯介紹說。對于在瑞士巴塞爾藝博會、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博會、香港藝博會、藝術北京、上海藝博會等等國內外各大藝博會都出場的香格納畫廊,其在此次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主展區120平方米的重要展位身陷白立方、高古軒等等全球頂級畫廊的包圍圈,但是香格納所帶去的藝術品基本在展會上傾銷一空,“如果不保本,是不會來參展的?!毕愀窦{畫廊展覽總監施勇在接受藝術評論記者采訪時坦言,因為畫廊參加各種展會,針對的藏家不同,所選取的作品也不相同,“比如香港的話整個的展會方向靠攏亞洲,巴塞爾藝博會很少看到中國藝術家作品,邁阿密則針對美國藏家,畫廊選的作品方向策略性會不同?!毕啾容^上海藝博會,從一個視覺工作者的角度而言,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對于畫廊整個的安排和選擇應該有更高的空間?!搬槍Φ氖峭耆煌目蛻羧?,上海藝博會上的買家更喜歡余有涵、丁乙等等,裝置錄像新媒體藝術就不太受歡迎,不是客戶感興趣的范圍了。而藝術北京就更加年輕有活力?!?br/>
    星空間創辦人房方在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采訪時也提出,本次香港行有些“出乎意料”,在香港-巴塞爾,星空間占據了40平方米的展位,他們只做了代理的年輕藝術家陳可的個展,不特別貴的價格帶來了“一半來自歐美一半來自亞洲的買家”,而據房方觀察,中國大陸和臺灣客戶不像平時這么多,比例比較低,新加坡、歐洲,以及中國香港本地客人偏多,偶然萌生購買意圖的客人偏多,因為銷售不錯,除去參加展會30萬-40萬元人民幣的成本還略有盈余,據房方透露,“國際一線藝術博覽會的價格大致如此,瑞士巴塞爾30-40平方米的展位40萬-50萬元人民幣也可以了。門票價格巴塞爾、香港、邁阿密基本相同,高成本的展覽,對于組織者參與者都是高成本的,對于參觀者也是高成本的?!痹诜糠娇磥?,長期在不規范行業環境中生存的中國內地畫廊應該面對現實,“中國畫廊把去巴塞爾當作一種榮譽,但這沒什么榮譽,只是嘗試在不同環境下做生意而已。而本地性的交易是藝術的基礎,在藝術北京相對貌似鬧哄哄的環境很混亂的狀況下,對于畫廊主,也是一種比較有意思的經驗,因為市場處于發展中,也會面對著不一樣的客戶。博覽會有點像一個平臺,是畫廊檢驗自己專業性審視的一個平臺,對照環境考慮自己組織藝術家的選擇?!?br/>
    相對于內地畫廊,出席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的全球頂級畫廊,他們攜帶著各自代理的藝術家小心翼翼地來亞洲,就像一個剛剛進入亞洲的奢侈品牌,只會帶來那些亞洲人眼里最看著眼熟的藝術品,至于是否屬于品牌中最精彩的部分,倒也未必,因為亞洲藏家尤其是中國內地藏家的西方當代藝術知識尚未普及,那些稍微另類和偏門的藝術家,藏家們連人名都認不出來,對藝術品的理解就更無從談起。西方大畫廊就像展示LV,拿給亞洲人看的不過是些基本款,而非“特別款”。對于徜徉在本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場里已經有一定經驗的藏家,會略感失望,卻無可厚非,這樣的情況最適應現階段,畢竟,博覽會本身就是個做生意的場域。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