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畫院展少數民族題材實力畫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5-31]
2013年5月30日,由北京畫院主辦的“疆域行歌——北京畫院少數民族題材作品展”開幕,這是北京畫院畫家首次以集體形式在北京畫院美術館亮相展出。
近年來,年北京畫院組織畫家赴西藏、貴州采風寫生,經過近兩年的醞釀、創作與不斷修整,于今年初夏將創作成果匯報社會。展覽聚集了20余位畫家創作的國畫、油畫、雕塑、版畫作品40余件,藝術家們以各自的方式,傳達著他們在少數民族地區體味到的自然的人性與人性的自然。
黔藏地區的寫生,讓畫家盡情發揮了對于生命抒寫的力量與才情。高原山地的藍天湖泊、草原牧場、村落山寨、炊煙竹林……那里的風土人情,繽紛服飾,隆重節日,歡快歌舞,無不驅使著畫家的心更貼近藝術與人性的本真。深入藏區的寫生活動讓畫家觀察到藏民起居生活的樸素和對宗教崇拜的虔誠,體會到民族獨有的厚重感和滄桑感。當畫家站在已逾5000米的雪域,行走于綿延不斷的丘陵與梯田,當他們面對淳樸熱情的藏族同胞與苗、侗村民,觸動他們內心不再是少數民族外化的樣貌與服飾,而是那份純粹的、沒有經過打磨或污染的生命力,那些不會因為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民俗與風情。
作為中國美術重要組成部分的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因其充分反映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宗教情結而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然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少數民族原有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較大改變,同時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創作后勁不足的現象比較嚴重。如何在物質文明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使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創作得到更好的發展,已成為藝術家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疆域行歌——北京畫院少數民族題材作品展”是北京畫院對少數民族題材創作的一次深省與思考。思考如何在藝術表現中把握民族的天性與特質;如何探索除人物題材外,從山水、花鳥,亦或油畫風景畫的角度來表現民族風情;如何擺脫文化獵奇眼光,發乎本真地對美的景、人與情的贊頌;如何不留于形式,把握住自然與人性中最純粹的善與美……是各位參展畫家對于少數民族題材表現的深思。
自2012年,北京畫院為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促進祖國各民族之間優秀文化的交流活動,陸續開展“少數民族地區藝術家系列邀請展”,以加強與邊陲地區的藝術合作。業已舉辦的“雪域尋夢——余友心繪畫精品展”不僅為少數民族地區著名藝術家搭建了學術的展示平臺,同時也讓廣大觀眾可以欣賞到邊遠地區優秀的文化作品。此次“疆域行歌——北京畫院少數民族題材作品展”更是畫院畫家深入少數民族地區生活、體驗的一次成果展示。展覽不僅體現了多樣文化間的互相影響與互相構成,同時也是不同民族間的文化互動.通過藝術上交流與融合,促進中國美術在少數民族題材創作上的多樣化發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