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逝世美術界整體反應冷淡 陳丹青盛贊其成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4-19]
4月上旬,著名旅法畫家趙無極在瑞士去世,享年92歲。趙無極在上個世紀中葉便遠渡重洋,定居法國,被稱為海外華人中的“藝術三寶”之一,和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作曲家周文中齊名于世,他以其中西合璧、極富國際視野的抽象油畫享譽世界。在諸多世界級的拍賣會上,他的名字往往意味著天價,也是中國在海外作品價格最高的畫家。
趙無極是中國藝術家在西方的一個符號,曾經被許許多多中外人士所推崇,有報道稱,“在法國,他和孔子、長城一起,作為中國的符號,出現在巴黎地鐵與外省的宣傳單上”。2003年法國的“中國文化年”中,巴黎Jeu de Paume畫廊舉辦了趙無極的回顧展,將其譽為最重要的現代中國畫家。
趙無極的去世,引起了許多國內外媒體的報道和悼念,同時,許多趙無極曾經生活過或者到過的地方也舉辦了許多悼念活動,如趙無極的母校、家鄉等。
還有多少人知道趙無極
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評價和悼念,美術界的冷淡,并不影響趙無極的成就。陳丹青說“趙無極是唯一一個在歐洲主流藝術界獲得聲譽的中國人,近年來,雖然也有一些中國畫家在國外獲得了一定的聲譽,但總體來說都比不上趙無極?!?br/>
趙無極病逝的消息傳出,一方面是媒體和社會中許許多多對于趙無極的悼念和宣傳,而另一方面,畫家圈內的人士則對趙無極的藝術很少評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
著名藝術家、文藝評論家陳丹青認為這是時間的問題,“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國內藝術界還很封閉,那時在國外有這么一位非常重要的中國畫家,大家當然都非常敬重和重視,當時辦趙無極的畫展,我們都去看。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開放的加深,人們的眼界越來越廣,當然也就沒有那么重視了。后來我去巴黎也看過趙無極的畫展,那個時候發現他的畫沒有當初想象得那么重要,當然這可能也和眼界有關。而到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已經不知道趙無極是誰了。這也可能是造成美術界反映不太強烈的原因?!?br/>
不過,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評價和悼念,美術界的冷淡,并不影響趙無極的成就。陳丹青說“趙無極是唯一一個在歐洲主流藝術界獲得聲譽的中國人,近年來,雖然也有一些中國畫家在國外獲得了一定的聲譽,但總體來說都比不上趙無極?!?br/>
對于當代的藝術家來說,趙無極也是上世紀最后的前輩。陳丹青說“中國近代當代的畫家,大約分為三代,第一代是民國時代留學歐美、主要是留法的一代,第二代是上世紀50年代留蘇的一代,第三代就是開放以后我們這一代,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這一代大多是自費留學,很少有公費的。而第一代中,20年代的徐悲鴻、林風眠,繼之有30年代的吳作人、呂斯百,到了40年代,有趙無極、熊秉明、吳冠中三位先生。吳冠中先生曾經告訴我,1946年,抗戰結束后,國民政府恢復公派留學,當時有48個名額,只有兩個是繪畫的,就是吳冠中和熊秉明,趙無極是1948年出國留學的。今天的許多年輕人可能已經不了解當時的歷史了,我想這其實是應該告訴人們的?!?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