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銷售下滑 不再是"世界最大藝術品市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3-18]
中國市場藝術品銷售下滑24%,美國重新奪回“世界最大藝術品市場”頭銜。
曾經上升勢頭似乎無人可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12年遭遇了寒流,收縮近四分之一,而美國市場的增長抵消了中國市場的衰退。由此,美國重新奪回了世界第一市場的傳統地位。
3月14日出版的《2013年TEFAF 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聚焦中國與巴西市場》揭示了這一變化。報告由藝術經濟學創始人克萊爾·安德魯博士(Dr Clare McAndrew)受歐洲藝術基金會委托研究并編輯。
報告公布了2012年藝術品市場的成交總額,在全球經濟增速放慢、經濟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的環境中,2012年全球藝術品與古董市場萎縮了7%,共成交430億歐元。報告指出,很多藝術品買家正選擇購買著名的戰后及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以規避資產風險,因此這類作品的高端市場的表現令人矚目。
中國藝術品市場回落世界第二
銷售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中國市場的萎縮。2011年,中國第一次成為世界藝術品與古董市場的主力,其銷售份額猛增至全球的30%,但2012年卻遭遇戲劇性的下滑。
報告中指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近三年來第一次開始減速,總銷售額為106億歐元,下降了24%,重新回落到世界第二的位置,居美國之后。減速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因素(受經濟增長減速和持續的流動性緊縮影響)以及市場上高品質高價格的藝術品數量的減少。另外,許多藝術基金和其他帶有投機性質的投資者也在去年減少了對藝術品市場的參與。
全球當代藝術品市場成交額最大
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給許多資本市場帶來較大波動,因此投資者更傾向于選擇安全的藍籌股和低風險資產進行投資。藝術品市場也呈現了同一景象,在普遍的蕭條中,高端市場的名家作品表現搶眼。
戰后藝術品與當代藝術品是市場成交額最大的領域,占藝術品總成交額的43%。該領域表現強勁,拍賣成交額上升了5%,達到近45億歐元,刷新了最高紀錄?,F代藝術領域位居第二大份額,占藝術品拍賣市場的30%,但2011年到達38億美元的頂峰后,2012年拍賣成交額下降17%,約為32億歐元。
中文版市場報告由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譯制,將于今年4月推出。(華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