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藝術品產業造假引熱議 業內人:鑒定需新技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3-18
    “今天書畫界的情況,論創作,今不如昔;論鑒定,今不如昔;但論作偽,昔不如今,而且大大地不如今?!鄙虾4髮W美術學院教授徐建融曾說。自唐代以來,收藏和造假就伴隨而生,并一直延續至今。

    隨著現代印刷、化學、機械等技術的進步,也間接促進了造假行業的技術革命,這一方面導致一些以往鑒定手段的失效,尋找新的鑒定方法成為當務之急;同時國家政策監管的減弱和利益的趨勢,造假也正在朝著專業化、集團化趨勢發展。

    1.

    遭遇新“技術問題”

    在拍賣公司預展的時候,除了現場觀看外,一些藏家還經常會拿圖錄或現場拍的照片給某位專家看,以確認作品的真實性,為之后舉行的拍賣做準備,這是很多藏家采用的方式。2011年時,藏家楊先生在南京某拍賣行看中了一張李可染的作品,自己不是很有把握,“于是我把作品拍照發給了研究李可染的專家,得到的回復是100%是真的。于是我就花了幾百萬買了李可染的這幅作品?!?br/>
    “取回拍品后,在自然光下打開一看,發現情況不大對?!睏钕壬笈馁u公司退畫,但拍賣公司否認了是印刷品的可能。楊先生將這幅字畫送到相關技術部門進行鑒定,后來發現都是印刷品。

    楊先生找到該專家,得到的回答是“從圖片來看,這張作品100%是真的,至于是印刷品還是原作那是另外一說”。

    最后,藏家將拍賣行告上法庭,至今這件事情尚未有結論。

    其實這樣的案例很多。廣州的林偉(化名)有一幅吳冠中的作品,“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齊強(化名)的電話,說要借我的這件作品看兩天。因為跟齊強的關系比較熟,之前也有過類似借畫的經歷,都是按時歸還,中間并沒有發生什么差池,所以就沒多想,直接把作品借給了齊強?!?br/>
    兩天后,齊強按時歸還作品,林偉當時沒太在意,就把作品收起來了。后來他在某次拍賣會上發現一張跟他的一模一樣的作品,趕緊回家查看自己的那幅作品,“作品的顏色有些不對,其他都還正常,但我心里始終懷有憂慮,就拿去給鑒定專家看,結果發現這是一件復制品。如果不仔細看,真是以假亂真?!?br/>
    雖然這件事通過協商最后得以解決,但書畫印刷的技術讓林偉驚出一身冷汗,此后他隨身帶著一個50倍的放大鏡,看作品時首先查看是否復制品。

    書畫復制技術的進步讓很多鑒定專家都措手不及,“現在在北京很多就是電腦復制、打印的東西,這些是很多博物館的老專家之前所沒接觸過的,如果按照老的鑒定方法去對圖章、氣息、神韻,查著錄等等,都已經失效了?!焙鲜∥奈镨b定專家李智勇說,現在吳冠中的油畫或水粉都可以打印出來,而且具有立體效果,現代科技已經到了肉眼無法達到的地步,“我們以前就是靠眼睛,靠手摸一摸就可以知道,現在靠鼻子聞,靠耳朵聽?!?br/>
    2.

    從人工到高科技的產業造假

    在百度中輸入“書畫+造假”,得到了724000個結果,足見書畫造假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這也是藝術市場被認為“水很深”的重要原因。

    中國其實自古以來就有造假的傳統,造假技術漸趨完善。據多年從事書畫鑒定的蕭平介紹說,“傳統造假主要有幾類:一是臨摹,這也是學習中國畫的重要手段;二是仿制,這是最常見的造假手段;第三是向壁虛造,是一種臆造,是技術含量最低的造假手段,但也能騙到人;四就是半成品造假,畫家本人畫到一半,沒有完成,造假者會完成補全冒充,這類作品半真半假,很難鑒定;五是專門針對古代冊頁造假的,稱為“雨夾雪”類,把原本一本冊頁臨摹,以真假交錯方式重新裝訂成兩本冊頁;六是夾生飯,假畫配真題跋或真畫配假題跋;七是畫家本人請人代筆,古今畫家都存在這種現象?!?br/>
    “以前的造假,如果說是造偽者直接地用水墨來造假,相對來講如果你認真分析的話還是能看出來,但是科技的進步,僅憑視覺是很難判斷的,除非進行一些破壞性的分析?!笔詹丶抑旖B良說。

    現今又出現了水印添墨、電腦刻章、裝裱作舊、陳舊宣紙臨摹等科技含量較高的作偽手段,尹毅說,他目前是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研究中心主任,本身是一位畫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書畫印刷,曾參與過對黃胄先生一幅作品的復制,“那時的印刷作品會留有網點,如同‘胎記’,是復制品與手繪作品的主要區別,就當時條件來說無法去除?!?br/>
    不同于以往人工造假的方式,利用現代科技的書畫復制程序是首先進行掃描,采集數據后輸入電腦;隨后把電腦顯示的顏色轉化成印刷色系,即黃、品紅、青、黑四原色;最后就是控制墨滴分布,打印作品。在印刷過程中,顏色、位置都由電腦程序控制,非常細致。

    “我在2006年看到了無網點的書畫復制品,顛覆了我對書畫復制的觀念?!币阏f。

    此后印刷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了解,2008年顏料噴墨印刷設備由美國惠普公司研制出來,它使用的顏料墨與書畫作品使用的顏料更為相似,可直接印刷在無涂層的宣紙上。微噴技術使得墨點細小,印刷作品的墨點很難被觀察出來?!皩iT的制假機構還會選擇使用印版印刷。他們通過激光制版,再利用相關技術消除網點,使檢測方法抓不到把柄?!遍L期從事印刷的林詒洪說。

    除了對書畫進行整幅復制,現在部分人將書畫家的作品圖像采集后,將其畫面的各個部分進行重新整合,就成為一幅新的書畫作品,濟南市文物店經理崔明泉介紹說,有人將一位書法名家的作品輸入電腦,進行重新的字體組合,就能“創作”出不同的條幅和對聯。

    據尹毅觀察,書畫印刷在2009年后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普及,僅北京開展這項業務的公司就多達百家。

    “書畫印刷最重要的是打印機和軟件,一臺普通的打印機成本在四五萬左右,軟件僅需千元,投資的門檻非常低”,林詒洪說,國內書畫印刷公司多數處于中低水平,其成品散布在類似北京潘家園這樣的低端市場;高端的印刷公司數量較少,他們的復制成本更多是花在購買或租借昂貴的真作上,往往只進行極少量的復制。

    3.

    鑒定和造假的“貓鼠游戲”

    造假和鑒定始終是一對難解的命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技術的升級換代除了直接影響書畫市場外,還對書畫鑒定的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啟功叢稿》、《古書畫鑒定概論》、《古書畫偽訛考辨》、《古代書畫過眼要錄》就是近代書畫鑒定大家啟功和徐邦達等的著述。

    “市場的需求和鑒定水平的提高促使造假者不斷改進技藝,書畫、玉器、瓷器都不斷地提高,景德鎮的瓷器以前一眼就看得出來,現在如果不仔細看已經真假難辨,老專家把自己的絕活都告訴人家了,這些鑒定的手段也就失效了?!崩钪怯抡f,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關于鑒定書不斷地寫,都是把所有的本事都告訴“老鼠”,貓也就成了“睜眼瞎”。

    當然,這種影響并非單向的,造假技術的提高也對書畫鑒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目前出現的書畫復制技術,尹毅也介紹了初步識別書畫復制品的辦法:第一,要在亮光下,最好是陽光下看作品,由于多數印刷書畫的墨色是由彩色顏料墨合成的,因此在陽光下容易看到泛出彩色;第二,由于墨滴非常細,需要用40至50倍的放大鏡,普通放大鏡根本看不出;第三,如果空白部分出現墨點,要特別留意,極可能是制版印刷時留下的墨跡,專業術語叫“臟版”。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很多人覺得在鑒定的過程中,業務水平可能很重要,但并不是他們最頭疼的,“現在真正的鑒定專業人員越來越不愿意從事鑒定,包括我本人在內,因為現在鑒定已經不僅僅是業務上的事情,牽扯的東西方方面面,包括很多利益方面的問題,有時把握不好還受到一些威脅、警告,因為影響了別人發財,這是很現實的事情?!崩钪怯抡f,鑒定機構的人很多都不敢講真話,說話很含糊,這其實是某種暗示,因為有時三四方面的人都在場,不能直接挑明了,這樣會得罪人。

    “我希望能夠建立一種機制,由政府部門來承擔這種壓力,而不是說由具體某個專家來承擔,這個壓力很大的?!崩钪怯抡f。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