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批古董發財誤區 吁傳播文物歷史文化信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3-04]
北京3月3日電(記者 孫自法)“前幾年的電視鑒寶節目,實際上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值多少錢、升值多少、賺多少等方面,而且提供的價格嚴重虛高,讓人們陷入買古董就能發財的認識誤區,這在社會上客觀上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研究員3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對近年來社會上頗受追捧的“文物(古董)收藏熱”回應稱,公眾熱衷投資收藏是個人的選擇和自由,但公共媒體應冷靜對待、正確引導,以積極傳播考古學知識與學術研究成果,更多傳遞各類文物所包含的歷史信息、文化價值,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做出貢獻,“而不應該把這方面給忽略了”。
他希望這類節目今后要有所節制,并扭轉方向,“把文物所包含的歷史文化信息突出出來,哪怕是以藏寶、尋寶為由頭,實現寓教于樂,達到通過節目傳播文物的歷史、文化信息及其研究價值的目的”。
說起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話題,王巍直言:這方面中國目前有點“抱著金飯碗要飯”的感覺,包括其領銜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在內,反映和體現中華文明、文化的題材很多很豐富,但傳播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他認為,中國媒體和學界有共同的責任,把中華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文化,以更好更吸引人的方式向世界傳播。(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