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中國歷代書法繪畫淺談 梳理中國美術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2-27]
2013年2月26日,中國外文局舉行“內知國情 外知世界”專題系列講座,中央文史館常務副館長馮遠以“寫意的藝術——中國歷代書法繪畫淺談”為題,以160余幅中國經典繪畫、書法作品為例向聽眾展開了一幅中國美術史的發展長卷。
馮遠教授從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的識讀、品評、鑒賞等方面為觀眾解析了每件作品案例的藝術特色及其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藝術在本質上的不同。中國繪畫、書法藝術講究表現方法的“寫意式物我交融”,在審美上講究“會心”與“得意”,有“觀書寓物”的審美情結。中國的古圣先賢以“人品、畫品、書品”的好壞作為修身和人格蒙養的重要標準,以“能品、妙品、神品、逸品”作為評價作品境界的考量。與西方“形似”的寫實性繪畫不同,中國繪畫講究“神似”,追求筆法、氣韻、品格和意境的營造,意趣盎然,意味雋永。
講座結束后,針對中國外文局的外宣屬性,馮遠教授還特別強調,了解和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內涵對外宣工作的重要性。不同的文化間存在思維模式、傳統、習慣、理解等多方面差異,因此翻譯工作便成為文化傳播中的關鍵一環。相較于一場熱烈的文藝演出,一本有品質的書可能會激起世界對中國文化更大的興趣,創造更多的關注,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