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公望《溪山雨意圖》
近日,元、明、清三代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畫家畫作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展廳中,既有元代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卷、倪瓚《水竹居圖》軸,明朝沈周《桃花書屋圖》軸、文征明《真賞齋圖》及趙左、董其昌、項圣謨等大家畫作,也有清代“四王”及惲壽平、郎世寧、查士標等名家畫品。據了解,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卷為其70歲之作,早于《富春山居圖》卷十余年,是目前所見黃公望最早的作品。倪瓚《水竹居圖》軸,為目前所見倪瓚年款的最早作品,也是國內僅見倪瓚設色之畫品。明朝沈周《桃花書屋圖》軸,第一次與公眾見面,是研究沈周的重要文物資料。
畫展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動。這些國寶原擁有者為北京市第六中學語文教師孫照。1982年,孫照先生的子女將其家藏的中國古代繪畫、書法等珍貴文物,先后兩次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中國歷史博物館。捐贈過程十分低調,幾乎沒作任何宣傳。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在當日舉行的“孫照子女捐贈中國古代繪畫珍品展”開幕式上表示,展覽反映了社會各界對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長期厚愛和慷慨捐贈,也表達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對捐贈者的敬意和謝忱。 廖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