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流散國內的圓明園文物約500件 北大華表不成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11-03



      11月8日,英國邦瀚斯拍賣行將拍賣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分別是“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獸面紋提梁卣”。不斷傳來圓明園文物因遭搶掠流失海外的消息令人痛心,而這些文物散落國內民間的遭遇同樣不堪回首。

      繼英法聯軍1860年洗劫、焚燒圓明園后,民國時期,軍閥、官僚、政客又大量盜走園內文物,用以修建私人別墅。 “文革”期間,一些單位和個人擅自搬取圓明園內石件。經過百余年的破壞,圓明園里的文物,除了部分斷壁殘垣,其他都已蕩然無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流散在國內的圓明園文物約有500件。

      北京大學

      安佑宮華表

      北大校址現在很大一部分是過去燕京大學的校址,對于圓明園文物,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北大在一份 《北大校園引導參觀資料》中對校園各處的圓明園文物大大方方地進行了一一介紹:石麒麟、翻尾石魚、龍云石都是當時的燕京大學向這些物件的擁有者——光緒帝的四弟載濤買下的。至于北大西門內、辦公樓前的華表,北大也說明,這是當年燕大強行從圓明園拉走的。

      圓明園安佑宮門外,原豎有兩對華表,除北大那對外,一對在國家圖書館文津街分館院內。安佑宮華表為漢白玉石雕,刻蟠龍云氣,柱圍316厘米,通高約8米,下為八角須彌座,其規制與天安門前華表相仿。

      1925年,燕京大學的翟博牧師派人跑到圓明園強行支架、起運安佑宮前的兩對華表。當時的北郊警察分署署長親自到現場阻攔也無效。

      安佑宮兩對華表被運走,三根到了燕京大學,另一根則由京師警察廳運往城里,一度被閑置在天安門前。1931年,北平圖書館在北海西岸建文津新館,才將燕京大學多余的華表和天安門的那根一塊搬到了那里。因為搬運時候陰差陽錯,兩對華表都沒成對,現在北京大學和國家圖書館文津分館的華表都是一根粗一根細。

      安佑宮石麒麟

      安佑宮石麒麟原在圓明園安佑宮門口,現在北京大學辦公樓前。這一對石麒麟,早先安置于圓明園大宮門前,刻成時間不晚于雍正三年 (1725年)。乾隆六年(1741年),修建安佑宮時,此石麒麟被移至安佑宮,大宮門則新做銅麒麟一對。 20世紀20年代,燕京大學建校時,這對石麒麟被移至校園中,今為北京大學西校門內辦公樓前裝飾物。麒麟高174厘米,另有98厘米高的須彌座。石料堅實,刻工細膩,體態逼真,至今線條、紋樣仍十分流暢清晰。

      諧奇趣翻尾石魚

      在北大未名湖西側近岸水中,一尾翻尾石魚同樣也是圓明園遺物。此石魚原位于圓明園諧奇趣樓南大型海棠式噴水池正中,黃褐色細石精雕而成,魚身長165厘米,高87厘米,口內噴出水柱,可達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內,還有銅羊、鹿、鴨以及石刻花瓶等噴水機關,一齊噴水時,蔚為壯觀。如今,紅褐色、揚頭翹尾的石魚,已然成為未名湖一景。冬天時,為了防止滑冰的人踩踏石魚,北京大學會用籠子把石魚罩起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