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家談云南:這里是藝術的烏托邦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10-16]
北京10月15日電(顧一航 史廣林)15日,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現代之路——云南現當代油畫藝術”展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前來參觀。在駐足的同時,人們對紅土高原散發的現代藝術氣息贊不絕口。
近日,中新網記者對參展的部分畫家進行了專訪,探尋這片土地“走出”的藝術之路。
云南油畫的現代之路
長期以來,提到云南,人們總是想到“邊疆、落后”等詞匯。殊不知,云南油畫的腳步,從1910年開始直到現在,從未停止。
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油畫傳入了中國。人們對藝術的社會功能,藝術與生活、與自然的關系又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樣的沖擊和影響,也深入到了昆明這座邊陲古城。云南雖然交通閉塞,但云南人并不保守——辛亥革命時護國戰爭在昆明打響,中國最早的水電站在這里誕生,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滇越鐵路更是讓云南受到外來的沖擊和影響。
云南藝術家對“現代”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1910年,一名云南學子自費赴東瀛學習西畫,這被認為是云南現代油畫藝術的起點;新中國成立后,偏居云南的藝術家沒有一味緊跟潮流,他們自覺的用畫筆謳歌云南生活中的“自然美”、“人性美”;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85新潮”到90年代中期,云南油畫重心成功轉向當代藝術,在現代之路上跨越出劃時代的步伐;今天,70、80后年輕藝術家作品中體現的現代“綠色價值觀”,值得為當下這個時代所重視和推崇……
藝術沃土在云南
從上世紀40年代留洋歸來的廖新學、劉自鳴,到70年代頗負盛名的姚鐘華、丁紹光,再到當代藝術代表人物張曉剛、葉永青、毛旭輝、唐志岡,云南這片土地源源不斷地“出產”著優秀藝術家。
對此,毛旭輝有自己的解答:“在云南,人和土地的關系更親密?!辈煌谠颇?0年代以來幾代藝術家共有的“到中心去”的焦慮,毛旭輝在成名之后也并未選擇移居北京這樣的藝術中心,而是安于在云南創作?!八囆g來源于人真實的內心體驗。在云南生活,簡單、樸素、具有安全感。人和土地的關系是深厚、密切的,許多東西沒有被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毀壞,有些東西完整保留下來?!?br/>
毛旭輝稱,藝術創作的遠與近、中心與邊緣、和傳統意義上經濟、政治中心無關,“事實上,文化無處不在,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云南是個特別的地方,幾百年前通過茶馬古道與外界溝通,滇越鐵路又帶來歐洲文明。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云南具有別樣的‘國際化’,走出一條自己的現代之路?!?br/>
同樣生活在云南的唐志岡認為,自由包容的創作氛圍和生態使這里成為藝術沃土?!霸谶@個信息高度發達、交流快速便捷的時代,東京、紐約、北京同一時間發生的故事都差不多,很難有特殊性。這為藝術創造帶來難題?!蓖瑫r,在北京、南京這樣中國傳統的藝術中心,藝術家們有著自己固定的圈子,容易同質化,個體在市場導向作用下逐漸被消滅。
唐志岡說,“云南在客觀上不受太多主流藝術思想的干擾。這個地方教育落后、經濟落后,一些特別的東西卻可以自由生長?!痹谠颇鲜ッ?,藝術家們打破了派系、圈子、代際、年齡和社會地位的差別與界限,形成了交融雜糅的大藝術圈。
畫展只是開端
有評論家指出,“現代之路——云南現當代油畫藝術”展參展的作品,創作時間跨度大,內容飽滿,風格多元,真實反映出云南藝術家在開創現代之路上的艱難歷程,展現出他們的作品中跨越地域限制的現代性。
云南藝術家武俊表示,“現代之路所闡述的是一個地區在現代文化影響之下所走過的一條路,你看到的是中國的局部,但是很多方面他代表了整個中國?!?br/>
毛旭輝介紹,通過這次展覽發掘云南現代油畫藝術的起點,盡全力保證大脈絡的清晰和完整,展現85新潮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云南當代藝術的轉型,凸顯80后年青畫家的強大力量?!氨M管線索很粗,但每個結構點上都有其代表人物,并且我們非常重視畫家的堅持和延續性,張曉剛、葉永青、潘德海....。.一直到今天的80后藝術家?!?br/>
畫展上,一些70后、80后畫家開始嶄露頭角,荀貴品、陳玲潔等年輕畫家的作品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
“云南藝術家一直都在強調生命、創造和自由?!蔽淇≌f,70、80一代的云南年輕藝術家倡導“綠色價值”,“這些青年藝術家直接面對自然,將云南特有的、富有純粹生命力的東西融合起來。用沒有污染的心靈去看待自然,獲得靈感創造出來的藝術,具有綠色價值?!?br/>
“藝術家源源不斷地從云南這塊土地上產生,此次展覽將成為云南藝術史研究的新開端?!泵褫x道。(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