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朝戈稱中國藝術家缺信心 反對把西方藝術當榜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06



      藝術家朝戈剛在倫敦參加了“創意城市”奧運文化交流展,回京后即進行風景類型作品創作。8月24日,朝戈在位于望京某寫字樓的工作室接受了《京華時報·藝術品投資周刊》專訪。朝戈認為,當代藝術如果“直接拿來”在中國復制,成為一個簡單的接受者就太片面了。

      >>談創作

      審美核心是詩性表達

      朝戈出生于內蒙古,與騰格爾、鮑爾吉并稱為“草原三劍客”。朝戈的作品題材始終離不開這片他最熟悉的地方。

      朝戈坦言盡管他的創作題材一直是圍繞著草原,但是創作的傾向性和思考的深度是隨階段而改變。早期朝戈更多關注的是自然廣闊的外貌,現在卻側重描繪心理積淀?!凹词故怯蔑L景作為創作載體,但是記載的并非春夏秋冬的自然變化,而是內心的感悟,混合著甚至與童年有關的記憶?!?br/>
      很多人去內蒙古寫生、創作都繞不開民族風、風景畫,這在文藝界稱之為“花邊藝術”。朝戈認為當地特色并不是從外表的服飾、風景出發,而是要去把握內在的真實情感。因此,朝戈眼中的內蒙古人是“肅穆”的,少數民族特有的莊重感帶著謎一樣的色彩,這也是他創作的基調。

      朝戈指出,風景畫向來是東方人的長處。東方的審美核心是詩性表達,不講究時間性卻更在乎意境。西方人側重戲劇性和現實性的敘述,強調真實記錄某一個時間片段的自然特性。朝戈認為,肉眼體會的世界更真實,視覺發展的危險則是把記錄當做真實,繪畫的形象感逐漸消解是很可怕的結果。

      >>談教學

      傳統需要重新審視

      回顧在中央美術學院20多年的教學,除了創作,朝戈更注重對藝術史的重新梳理。

      朝戈認為,傳統需要經過重新審視。朝戈強調文藝復興前期包括中世紀藝術,但是中國教育并沒有全面介紹藝術的孕育期,關注更多的是成熟期。突破我們國家對藝術教育的習慣性和歐洲對藝術定義的局限性,是朝戈一直在研究的方向。

      對于世界藝術輝煌時刻的重新審視,加上自己實踐和摸索,最后傳達給學生,是朝戈堅持的教學方式。老師研究獲得的深度和廣度是學生學習理解的基礎。朝戈認為一個優秀藝術家不光是闡釋者,更是一個實踐者。藝術家跟畫布打交道,只顧自己的情感就可以了,老師跟人打交道,需要更廣泛的知識滿足學生的需求。

      朝戈列舉,有些學生畢業三年沒有消息,不要認為他們就沒有成材,沉默階段反而才是他們正在準備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朝戈從來都不給予意見,只是默默觀察。有可能油畫專業畢業的學生成為建筑師,比原有專業還有成就,其實并沒有浪費當年所學的知識。朝戈認為,藝術的思考方式放之四海而皆準。

      >>談藝術

      中國缺乏自信心

      朝戈反對中國藝術家簡單遵從西方已經定論的當代觀念。熱情、自尊和對自己土地的渴望是不一樣的,把西方當代藝術作為榜樣,是中國的藝術家、理論家缺少情感,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遵從西方狹小的概念等于扼殺自己的營養,當然我也不建議封閉主義。一定要了解西方的歷史和發展,這都會對我們形成自己的標準有幫助。我們的目的不是遵從,而是吸收。擁有強大自信心才會產生屬于中國本土更龐大的當代藝術?!?br/>
      中國僅開放了二三十年,文化還處在變動的形態中,當代藝術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在朝戈看來如果“直接拿來”在中國復制,成為一個簡單的接受者就太片面了。真正的文化和藝術的產生都不能這樣“切豆腐”。

      中國的文化背景和發展程度,與西方有著極大的區別?!爱敶囆g”這個文化概念需要重新審視,藝術家需要重新思考這些問題,到時候得出的結果會非常豐富,很可能會遠遠超越西方。

      >>記者手記

      朝戈換位做記者

      我們約好下午3點在朝戈工作室進行采訪,害怕我們找不到門,朝戈早早就搬了個小板凳在門口坐著等著我們的到來,還專程去買了礦泉水。采訪過程中,一直體諒我們,時不時地問我們累不累。

      采訪進行了大約兩個小時,中途朝戈要求休息兩次。其中每次休息他也沒閑著,只是抑制不住自己想當記者的好奇。于是他與我調換角色,采訪我的專業以及對于藝術的看法。

      這對于朝戈還不過癮,他又與攝影記者聊起了相機。作為業余攝影愛好者,朝戈在專業攝影師面前顯得非常謙虛,他們探討著單反成像的原理,研究著相機對視覺的影響,結束的時候朝戈非常滿意攝影記者的回答:“哈哈,我又學到不少知識,這次采訪很成功?!?br/>
      >>創作10問

      1.創作周期?20天左右。

      2.創作時間?上午比較多。

      3.是否介意打攪?太苛刻,非常介意。

      4.創作時是否聽音樂?疲憊的時候。

      5.創作習慣?對于準備階段的素描比較嚴格。

      6.喜歡的顏色?暖色。

      7.靈感迸發一說?有,需要引導而開啟。

      8.創作的樂趣?讓人生感悟成為永遠的藝術。

      9.產量?不超過10張。

      10.第一桶金?1988年人體大展上門票

      收入,5000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