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文人畫首先要水平過關,還要是個文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03
      “狂狷與性靈———郭莽園中國畫展”于9月1日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六朝碑版橫胸臆,一介狂狷寫性靈?!眹嫾夜@在廣東美術館舉行的個展開幕在即,他從這幅自撰的聯中搜出關鍵詞———“狂狷與性靈”,用以為時隔22年后與廣州畫眾的再次見面點題。

      對于其畫其人,眾家多用奇絕美妙、高曠清逸之詞潑灑形容;而他的詩心畫意,郭莽園也已在作品中恣肆摹劃。不過,聽他當面娓娓談及自己的畫壇經歷和習藝心得,仍是一次難得的見聞。

      繪畫語言上一定要中國

      這次展出的五十多幅畫作跨越40年,上迄郭莽園從1972年初學國畫時的新人之作,下至近期專為這次畫展創作的精品。

      其中,將在層高逾六米的廣東美術館五號展廳里“因地制宜”鋪展開來的六幅大畫,是他的“試驗之作”。著名美術史家陳傳席看到其中一幅群鶴戲海圖之后,激動不已,當即有“其畫之巨,固已驚人,其法之奇,古所未有,今所未有,中所未有,洋所未有,唯潮汕人郭莽園有之。莽園者,真畫家之闖王也”的慨嘆。

      羊城晚報:您對這次展覽有什么樣的設計?

      郭莽園:我22年前在廣州開過畫展,現在從汕頭搬到廣州來定居也快六年了。美術館最近正好有兩個廳的空檔,其中五號廳有六米空間,兩層樓高,我就想要展幾幅大畫,用盡那個空間。其中最高的一張,大概有四米一乘以六米二。另一個小廳會展出我的其他中小幅作品,全部總數不超過五十幅。一個畫家,能有幾十幅看,也就可以了,留一點空間給人家。

      羊城晚報:一般來講,按照傳統筆墨,國畫家很難駕馭這么大的畫。

      郭莽園:我一點問題都沒有。當年“文革”中畫宣傳畫看來對我有好處,就是駕馭大畫幅的能力。而且我認為大畫絕不是像照片放大,要豐富、大而不空,繪畫語言上一定要中國,不能用素描功夫或者油畫結構。我不怕,哪怕充滿缺點,也要嘗試。

      至今未入書協美協

      郭莽園長居汕頭,6歲開始習畫,曾受業于陳半醒、趙一魯、梁留生等汕頭諸名士,詩書畫印,廣學兼收。

      “文革”中莽園因出身問題,早早地離鄉背井,浪跡在社會的底層。他常自稱僅讀初中,更未曾進入美院科班,既無職業也無職稱,平生未領過國家一分錢工資,至今也未入這個書協、那個美協。

      郭莽園最欣賞廣東大畫家王肇民,王的一句詩更令他心有戚戚:“我似梅花花似我,于群芳外別稱尊?!?br/>
      羊城晚報:您從1972年從油畫轉為國畫,前者對后者有影響嗎?

      郭莽園:上世紀70年代有一次我來廣州看俄羅斯油畫名作展,結果看到的全是復制品,一張原作都沒有!回去我就跟老師說,我不畫油畫了,我們完全沒有土壤!

      一試才知道,西洋畫與中國畫,距離太大了。我是一邊走,一邊丟掉西洋的。但西洋畫對我的影響你一眼就能看到,第一是對大格局的控制,第二是關于色彩,我用色比其他人可能更透徹一點。但是我要丟掉來自西畫的造型方法、繪畫語言。一張畫,要它有陽光、空氣,但不是裝飾性,我追求的是繪畫性,有筆有墨。

      羊城晚報:您的頭銜不算多,但也有西泠印社社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汕頭市美食學會常務副主席等等好幾個,你最看重啥?

      郭莽園:這幾個真的都看重。西泠印社,是我心儀的,我認為能入這里,就可以向我父親交代了;省文史館,在我心目中,是文人最后的歸宿,不管如何時移世易,我都堅持;美食家協會副主席,這個非做到一定要退的時候才退,太優美了!實惠??!……這些缺一不可。但其他的,什么顧問啥的,都可以免了。

      文人畫首先要水平過關

      朋友眼中的郭莽園,時常手持古書或古畫冊,躺在逍遙椅子上,伴著香煙煙霧繚繞和工夫茶香,瞇著眼在作“遷想妙得”,他在對傳統菁華的吸收作慢慢地深入咀嚼,以期頓悟式的收獲。他的作品,每使人重拾傳統文人畫的殘夢,體驗久違的詩心畫意禪機,時人遂有“當代文人畫大家”之譽。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曾這樣稱道他:“工畫,尤以丹青馳名,翰墨之交,而有斗酒詩百篇之氣概,書畫界頗少見。予最驚奇者,莽園才思敏捷,以擅對句自得……所謂文人書畫,倘無此等才情,安敢妄譽私夸哉?!?br/>
      羊城晚報:想聽聽您對文人當代畫的看法?

      郭莽園:文人畫以前都是用來自己排遣的,不過現在這個時代對文人畫的要求應更高一些。我覺得畫的技能、水平一定要先過關,再加上是個文人,才叫文人畫。不能連畫都不過關,就自稱文人畫,那很好笑。所謂“新文人畫”就更難了,在原來的文人畫基礎上,如果能再邁出半步,驚天動地。

      羊城晚報:那您覺得自己邁出這半步了嗎?

      郭莽園:我一看到古代那些文人畫大師,像董其昌、徐渭,就知道自己還差很遠。我每天都在檢討自己應該加強什么營養,都處于這個狀態中。畫了這副梅花,就還想另一幅怎樣能畫出另一種意境,挑戰自己,創作上不重復。

      沒詩情就沒有畫意

      此次展出的雖是單純的中國畫,但郭莽園詩、書、畫、印“四絕”的名聲早已為同道所公認。

      此次畫展的學術主持、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曾這樣分析郭莽園的畫:“其筆墨如斯,蓋因其善書法,工碑帖。帖學之氣韻柔媚,碑學之氣勢剛拙,雜然而一體,渾然而天成。故細觀其筆墨,情、意、韻皆備矣。其結構之妙,蓋因其善篆刻,以有求無,以小見大。得此二者,莽園之于今之畫壇,執牛耳者也!”

      羊城晚報:一位中國畫家必須要詩書畫印四藝皆通嗎?

      郭莽園:沒詩情就沒有畫意。雖然我在畫上題字非常少,其實詩情在畫里已經表達過了。如果一張畫沒有詩意,你非自己明寫上去,沒意思。經常有人要我在自己畫上題詩,可我覺得不必,中國畫多留些空白,讓別人多想一點。

      羊城晚報:那書法是一定要練好的嗎?

      郭莽園:中國人講究古法用筆。第一要精通筆性,要鍛煉筆勢。鍛煉,就是把筆勢變成一口氣。如果通過畫畫來練線條,我說還不如先練書法。書法比繪畫更抽象,沒有形的限制,把筆的質量、線的質量練好了,再轉過來。筆墨是有獨立欣賞價值的。文藝文藝,先文后藝;書畫書畫,先書后畫。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