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羅伯特-休斯:痛斥藝術的墮落,回聲猶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8-21



    74歲的澳大利亞藝術批評家羅伯特·休斯于8月6日在紐約去世,他被英國《衛報》藝術評論人喬納森·瓊斯稱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藝術批評家”,他的文字粗魯、滑稽、雄辯而又氣勢磅礴,然而他從不狹隘或偏激,他譴責的雷火總有其意義所在。

    他認為,像杰夫·昆斯、達明·赫斯特這類藝術家根本算不上藝術家,只是怪形怪狀的市場操縱員。

    無限緬懷黃金時代

    而今,我們可以在其兩本關于藝術的經典論著上看到其思想的光輝,《新藝術的震撼》(The Shock of the New)以及《惟有批評》(Nothing If Not Critical)。前者是他關于現代藝術的BBC電視系列劇的同名圖書。對于休斯而言,現代藝術是一個悲劇。他覺得自己錯過了現代主義的黃金時代。

    系列片中,休斯在描述1900年代的巴黎時無法克制內心的激動之情,當時汽車和埃菲爾鐵塔還是新鮮事物,畢加索還在畫《亞維農少女》。但休斯覺得1980年代(《新藝術的震撼》首播時)的藝術和那種原始的榮光無法相提并論,他不接受任何自命不凡的溢美修辭。對于休斯而言,安迪·沃霍爾只是明星光環下情感蒼白的藝術家。

    8集電視系列片《新藝術的震撼》記錄了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從印象派一直講述到沃霍爾。他以《新藝術的震撼》觸及最廣泛的大眾,他拒絕藝術界的行話和術語,以“莎士比亞和彌爾頓的優美語言”向公眾娓娓道來,這也引起了圈內人士的恐慌和厭惡。BBC的一些人同樣不能理解,“為什么是一個新聞記者?”休斯以有史以來關于現代藝術最優秀的電視系列片回答了他們?!胺病じ摺?,他說,“是19世紀浪漫主義最終轉向20世紀表現主義的鉸鏈?!苯芸诉d·波洛克“發展了美國特有的關于景觀的體驗,惠特曼所說的那種‘巨大的東西’是他孩童時在懷俄明耳濡目染的?!彼麑τ诋吋铀骱筒祭说牧Ⅲw主義至今是文學領域最清晰連貫的總結文章。

    系列片在BBC首播時獲得了2500萬觀眾的支持,電視系列片的同名圖書也大獲流行,被《紐約客》的Louis Menand稱為“驚人的批評表演”。喬納森·瓊斯撰文寫道,“在孩提時觀看這部紀錄片的情形依舊歷歷在目,仿佛BBC委托了18世紀諷刺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為現代生活拍了一部紀錄片?!?br/>
    羅伯特·休斯擁有海明威的體魄、澳大利亞人特有的含混口音,他是電視系列片中讓人過目不忘的角色。

    痛斥藝術界誤入歧途

    休斯出生在悉尼一個律師家庭,他的父親在其12歲時去世。

    他在悉尼大學學習建筑學,成績平平。按他的話來說,“實際上我成功地在第一年的藝術課程上考了不及格,任何一個中等智商的阿米巴蟲都可以通過?!?br/>
    即便如此,28歲的時候他開始寫作第一本關于澳大利亞藝術的書。這是一本關于澳大利亞藝術的實用工具書。該書出版后,著名歷史學家Alan Moorehead建議休斯去歐洲發展。

    休斯接受建議,走遍了偉大的藝術之都,最后被沖上了倫敦的海岸,他為《星期日泰晤士報》撰寫藝術評論文章,當時藝術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抓住公眾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在倫敦,他寫了一本書,名為《西方藝術的天堂和地獄》(1969),引起轟動?!稌r代》雜志一位編輯偶然得到一本,翻了翻書,便聘請他擔任其藝術評論員。1970年,休斯搬到曼哈頓,自此開啟了30年為《時代》雜志撰稿的生涯,作為首席藝術評論家,痛斥藝術世界誤入歧途,其回聲猶在。

    在《惟有批評》中,休斯的怒氣積聚了更多的深度,也呈現得更為明晰。在他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休斯生活在紐約。他在那里體察到的是藝術的墮落,從羅伯特·勞申伯格到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現代藝術的崩潰”讓他反感至極。他的批判既是藝術的,也是政治的和道德的。他認為,藝術已經成為市場的玩物,1980年代,投資者紛紛投身藝術的競技場,藝術變得昂貴而沉重。他認為,像杰夫·昆斯、達明·赫斯特這類藝術家根本算不上藝術家,只是怪形怪狀的市場操縱員。

    按照他的說法,金錢和成倍增加的名人藝術家占領了藝術的疆域。今日的藝術世界在他最黑暗、最尖刻的想象中,也許是一幅世界末日的可悲景象。

    休斯愛恨分明,他怒斥那些未能達到自己標準的藝術家,對于優秀者則滿心歡喜。他的文字似乎只有在震怒時才達到其厚重的力量。1993年,他就表示杰夫·昆斯的作品“曝光過度,以至于再復制也不會損失什么,看原作也不會收獲什么”?!袄ニ估^承了安迪·沃霍爾的衣缽,”他總結說,“他沉溺于自我陶醉,就像Michael Milken沉溺于垃圾債券?!?br/>
    對于過去40年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休斯并不是完全嗤之以鼻,他曾描述沃霍爾為“繪畫界的熱內”,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沃霍爾的判斷溫和了很多。但他堅稱沃霍爾最好的創作狀態沒有保持多少年,他給當代藝術界投射下了陰影,總體而言弊大于利,“藝術家的異化,幾年前人們經常這么說,”1975年他寫道,“對于沃霍爾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他的理想社會簇擁著他,學會了熱愛他的混亂?!?br/>
    藝術評論界的語言大師

    休斯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作者,閱讀他的文字常常讓人忍俊不禁。他粗魯得直截了當,在涂鴉藝術家讓-米切爾·巴斯奎特去世時,他寫下了《鴻毛安魂曲》?!段┯信u》中稱呼一個著名藝術商為“卑鄙小人”,并且毫不掩飾對朱利安·施納貝爾作品的詛咒。

    休斯毫無疑問會將這一切看作藝術世界荒謬的實例,施納貝爾受到策展人的熱情追捧,同時嚴厲的批評家痛斥其思想貧乏。而今藝術時尚界達成了共識,認為他只是一個愚蠢而拙劣的表現主義畫匠,施納貝爾又在電影領域尋得了自己創作的第二春。

    在最后一本書《羅馬》中,批評家以莊嚴流暢的文筆將其心中的文學英雄一一道來,他們包括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和尤維納利,這些拉丁作者是所謂18世紀英國“奧古斯都”作家的模范,而休斯本人亦得其真傳。他甚至有一次以亞歷山大·蒲柏的諷刺長詩《遇人志》為范本,寫了一首詩諷刺藝術界。20世紀晚期,有多少作家能與斯威夫特、蒲柏相提并論?即便你對于休斯所寫、所說的論點不能茍同,他嗓音中的優雅風范亦使他成為現代的經典。他超越了當今文壇很多小說家,是一個更好的作家和更清晰的辯論家,他是一個語言大師。

    休斯信仰現代藝術,他講述的關于現代藝術的故事最為優雅、雄辯。他并非頑固陳腐,他只是將1900年代的藝術與今時今日兩相比較,發現我們今日最好的作品和現代主義的先鋒之作相比依然不值一提。

    在職業生涯的晚期,休斯在對藝術的市場化嗤之以鼻的同時,持續就戈雅、盧西安·弗洛伊德等他鐘愛的作家為題不停寫作。1999年,休斯在澳大利亞捕魚歸途中遭遇了一場幾乎致命的車禍,此后他的健康每況愈下。2006年,他出版了回憶錄《我不知道的事》?;貞涗浿?,休斯講述了自己死里逃生的感受,“有一刻,我看到了死神,”他寫道,“他坐在一個桌旁,儼如一個銀行家。他沒有任何手勢,但他張開了嘴,我看到了他的喉嚨,那里膨脹成一個隧道:舊基督教藝術的虎門地獄?!?br/>
    【休斯論藝】

    關于達明·赫斯特的鯊魚(2008年)

    鯊魚的曝光帶來一種假象,危險與赫斯特相遇,然后咬牙切齒地游入了畫廊。我喜歡在休閑的時候去釣魚,這輩子見過很多鯊魚,也在悉尼、蒙托克等地曾經親手抓住過幾條。對于批評家、公關以及藝術界其他居民炮制出諸如赫斯特的魚象征著危險等陳詞濫調,我感到印象深刻,但覺得毫無道理。

    也許你在哈羅德食品店看到一條死掉的比目魚也會感到興奮不已?;钪孽忯~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生靈,但是美國對沖基金經理史蒂夫·科恩花費1200萬美元買下這條腐爛的鯊魚尸體真是可笑至極。鯊魚危險嗎?2007年全球因鯊魚攻擊而死亡的人數是1人。與之相比,家蠅真是窮兇極惡的兇手。也許赫斯特應該抓一個,嵌在放大鏡里出售。

    關于1988年弗洛伊德所繪的弗蘭西斯·培根肖像被偷走

    弗洛伊德打電話告訴我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這是第一次我身邊朋友的畫作被偷,況且還是一幅偉大的杰作:平滑、蒼白的梨形臉孔仿佛是一個正要爆炸的手榴彈,刀鋒似的眼瞼下那雙閃爍的眼睛,長久以來都作為現代藝術的關鍵圖像打動我的心。

    “好吧,”我告訴弗洛伊德,“至少有個人對你的作品如此狂熱?!薄芭?,你真的這樣認為嗎?”他回答說,“你知道,我不是很確定。我不認為他喜歡我,也許他喜歡弗朗西斯?!?br/>
    后來,我咀嚼著他說的話,我想弗洛伊德也許是對的。畢竟,小偷沒法出售這幅小腦袋。它太出名了,畫中的人物也一樣。我腦海里浮現出這樣的景象,我看到它懸掛在柏林一間出租房里,小偷滿心歡喜地欣賞著自己的戰利品。它會重現世間嗎?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也許再也不會了?!艾F在下落不明”,藝術史的書里還是這么寫著。

    關于早期的凡·高(2006年)

    歷史上鮮有藝術家像文森特·凡·高那樣擁有黯淡的開局。人們熱衷于想象如果他們有機會看到他早期的畫作,就會認同他的天賦、嬌慣他,將他從漠視和自殺的命運中拯救出來。

    上周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讓世人看清了現實,忽略他的早期畫作的人都應被原諒。沒有一個藝術家,像凡·高這般,在藝術生涯的起始階段畫得這么糟糕。即便是在這個時代,你也不怎么愿意收到這樣一幅畫作為禮物。那些令人困擾的、傳達出悲苦的農民婦女的生活圖景,證明真誠,就其本身而言,并非一種藝術的美德。

    然而,令人吃驚的是,這個認真的笨蛋最后成為西方藝術領域最具有遠見卓識的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