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孫振華:“雙年展”是城市的思想引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8-09
    ——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辦公室赴威尼斯考察報告

    一、城市是“雙年展”最大的受益者

    從字面看,“雙年展”就是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展覽。但是,依據國際通常的理解,人們對雙年展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界定:

    它具有綜合性,它是國際當代視覺藝術的綜合展示,不是某個藝術門類的展覽;

    第二、它具有國際性,它是開放的,要符合國際慣例;

    第三、它具有先鋒性和實驗性的,它的目標是要推出當代最活躍、最有發展潛力的藝術作品,推出最新的文化藝術成就;

    第四、它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它要動員社會各界,包括政府、企業、傳媒、旅游和商貿、社會義工、市民大眾,當然還有專業團體和個人的全面合作和參與。

    綜上所述,雙年展的這些特點最后都落腳在城市,城市空間。一個成功雙年展,它的標志就是能成為一個城市的文化盛事、城市的文化狂歡節。

    威尼斯就是世界上舉辦雙年展最成功的案例之一,1893年4月19日,威尼斯政府頒布《設立一個國內藝術家作品展出的雙年展機制》,這就是全世界雙年展的開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它目前成為世界公認的三大藝術展覽之一。

    文藝復興之后,威尼斯共和國成為當時歐洲的工商業中心和藝術中心,然而,隨著18世紀拿破侖入侵和其它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威尼斯出現了衰落的跡象。1894年首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推出,意味著威尼斯開始了從文化入手,重新爭取它面向世界的發言權。

    1948年,由于畢加索、康定斯基、米羅、達利和蒙德里安等一批劃時代藝術巨匠的參與,把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推向了世界當代藝術的最前沿。

    1973年之后,威尼斯雙年展進一步改組;1975年增設了國際建筑雙年展;1998年,意大利政府立法承認威尼斯雙年展的法定地位,將之列入國家級組織。

    目前,威尼斯雙年展涵蓋了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建筑、戲劇和電影六大領域。它與巴西圣保羅雙年展、德國卡賽爾文獻展并列為世界三大視覺藝術展。由于雙年展和其它文化活動,意大利始終保持著文化大國、創意大國、設計大國的地位,它在視覺藝術、設計等許多領域引領著世界的潮流。

    近十幾年來,世界各國和地區進入了一個競相舉辦雙年展的熱潮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各地冠以“雙年展”、“三年展”名稱的,多達一千多個。無論是發達國家的中心城市,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城市,都愿意將主辦國際雙年展作為通向世界的主要橋梁。

    目前比較重要的雙年展還有伊斯坦布爾雙年展、惠特尼雙年展、里昂雙年展、光州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中國的有上海雙年展、臺北雙年展等等。

    為什么會出現全球范圍的雙年展熱潮呢?

    隨著冷戰結束,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出現,過去意識形態的紛爭變成了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競爭。雙年展作為一直國際性的文化活動,它實際成為城市之間的競賽,成為不同城市制造文化藝術奇觀,吸引跨國資本和人群,推動城市旅游觀光業的發展一種重要的城市發展戰略。就城市而言,雙年展成為帶動后工業化時代的城市再生,爭取成為全球城市,成為全球經濟、金融、和文化鏈條中重要節點的競爭手段。

    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入和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中國藝術家也參與到全球的藝術交流和對話中,中國藝術家參加國外雙年展的經歷讓他們意識到,要推廣本土當代藝術必須要參與國際對話,同時還要建立與普通公眾的互動性關系,而雙年展這一國際性的展覽制度一方面能夠爭奪中國藝術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一方面能夠滿足日益發達、活躍的城市公眾的文化需求。

    對中國城市而言,雙年展不僅能提升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國際影響力,也是城市文化心理上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在這個背景下,政府支持的大型雙年展出現了,如上海雙年展、北京國際雙年展,以及后來的廣東三年展、成都雙年展、南京三年展等等。

    二、威尼斯雙年展可以成為深圳的借鑒和榜樣

    1、威尼斯政府高度重視雙年展,它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有意識地通過一個高端的大型文化展會活動,將它和城市的長期發展聯系在一起,使其成為支柱型的城市文化產業,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引領性的作用。

    目前威尼斯雙年展是受意大利政府及國會的監督與支持,由威尼斯政府與非營利的基金會共同主辦并接受民間贊助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動。

    威尼斯雙年展的最高決策機構由董事會組成,它的主要成員包括意大利國家文化部、威尼斯市長和所在大區的首長。

    政府對威尼斯雙年展投入一般都在全部經費的一半以上,例如,2010年建筑雙年展的經費一半由政府負擔,另一半則是民間基金的贊助。威尼斯雙年展在一百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幾次大的轉型也都是由政府主導進行策動的。

    威尼斯的經驗說明,只有在政府的引領下,集中整個城市的優勢,讓政府和社會機構、藝術家、學者、企業、公眾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會聚世界的智慧,打造高端的思想空間,并隨之帶來相關的市場和產業,帶來城市持續發展的可能。

    2009年是歐洲經濟不景氣的一年,但卻是威尼斯雙年展的豐收年,這一年有超過375,000位觀眾參觀展覽,比2007年增加了18%。

    2、威尼斯有一個行之有效,又能根據情況不斷調整的雙年展制度。

    威尼斯雙年展的組織架構由董事會、執行機構、評審委員會、和獨立策展人團隊四大版塊組成。

    根據這一組織架構,威尼斯雙年展建立了完善的組織運行機制,有了這套機制的保證,無論展覽怎樣發展和變化,它在處理展覽的各項具體事務方面,都有章可循,都有相對成熟穩定的應對措施和方法。

    例如,雙年展資金的籌措的管理、品牌運營和推廣、執行團隊建設和更替、展覽作品評審、策展人的遴選、展覽的宣傳和推廣等等,威尼斯雙年展都有成熟和具體的制度。正是由于有制度保障,威尼斯雙年展才能穩定、健康的發展,形成巨大的品牌效應,產生持續放大的影響力。例如2009年,就有77個國家參與到威尼斯雙年展的活動中。

    3、雙年展不只是辦展覽,而是推廣城市、提升城市,促進城市整體發展,提高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為什么像威尼斯這樣一個古老、狹窄、基礎設施已經陳舊、常年遭水淹的城市還能煥發出如此的魅力,還能在全球化的時代扮演國際的藝術領袖、文化領袖角色,還能常年吸引全球媒體的目光……

    在世界范圍內,歷史悠久,古代遺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很多,為什么威尼斯會如此成功?

    這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于威尼斯雙年展。

    在一個創意文化和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城市怎樣才能吸引全球的目光,只能是文化;而且,不能只依憑古老的文化,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當代文化。一個城市只有在不斷能夠激發人類思想的活力,為人類精神世界不斷奉獻新成果的時候,才能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威尼斯雙年展已經由藝術展逐步延伸為包括建筑、電影、表演、音樂等多種活動的綜合性的文化活動,這些不同類別的展覽交織、融合在每個年份和各個月份之中進行,使它處在當代文化藝術最前沿的位置,影響和左右了國際藝術發展進程和未來走向。

    4、處理好雙年展和城市經濟和相關產業的關系,是威尼斯雙年展成為“百年老店”的重要原因。

    從經濟模型上看,威尼斯雙年展采用的是政府和民間共同投入,由城市相關產業回收經濟效益的基本模式。然而,雙年展為威尼斯帶來的直接效應并不是經濟上的,而是它的國際品牌和影響力。

    威尼斯文化產業、旅游、商業與雙年展的關系并不是直接依附的關系。事實上,雙年展是一個城市的高端文化的代表,它是帶動性的,所以它是政府扶持的重點,它對城市經濟的引領作用是無形的、間接的。

    目前威尼斯形成了一個健全、可持續的雙年展產業結構,這個結構是從商業、旅游業、服務業、文化娛樂業、藝術收藏業依次升高的金字塔形態。雙年展是非商業的,但它處在這個產業金字塔頂部。

    三、深圳的雙城雙年展在國際上具有唯一性

    與全球已有的一千多個雙年展相比,深圳“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以

    城市和城市化作為研究對象,既突出了深圳特色,又具有普遍性,在國際雙年展中獨樹一幟。

    深圳雙城雙年展的定位是將城市和城市化問題作為它的永久主題。在這個主題下,廣泛涉及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城市建筑、城市公共空間、城市公共藝術等各個具體領域,用當代藝術和其它各種視覺藝術的手段,揭示城市問題,表達關于城市和建筑的最新思想和成果,探索城市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城市是目前全球各種社會、文化、藝術問題的焦點,人類迫切需要關于城市的智慧、解決城市問題的辦法,這一切決定了雙城雙年展在未來的可能性。只要抓住了一個真正的好問題,它就有可能營造高端的話語平臺,爭取話語權力,成為這個領域的意見領袖,引領這個領域的未來方向。

    2、深圳在哪些方面真正可能產生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品牌?從深圳的實際出發來看,雙城雙年展可以成為一個重點的突破方向。

    深圳城市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建筑的快速增長,本身就是中國城市化過程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和代表;同時,深圳城市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等等,又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所以,深圳可能是最適合探索這個課題的城市之一。

    在考慮如何在深圳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時,首先應該把這個品牌和自身特點結合在一起,把它和城市的未來發展密切捆綁在一起。

    在大型展會方面,深圳目前存在兩方面問題:

    第一、已經有了具有一定影響的大型展會,但是還不夠高端,所謂高端是思想和學術的高端,能站在全球的高度,具有引領未來品質。

    第二、目前深圳已有的大型會展活動基本以市場為依托的,屬于交易、營銷性質的,除此,深圳還需要一個非商業的,以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為宗旨的大型會展活動為龍頭,占據某一領域文化高度,具有面向世界的話語權。

    從這個角度看雙城雙年展,深圳完全可以將它打造成具有很強輻射力和影響力的重點會展活動,進一步強化它國際化、公益性、學術性、先鋒性的品格。

    3、深圳成功地舉辦了三屆雙城雙年展,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備了進一步提升的基礎。

    深圳市政府和市領導對雙城雙年展一直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別是去年,將市民中心開辟為雙年展的主展場,在市民和媒體輿論中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目前,雙城雙年展的組織結構與威尼斯雙年展基本相似。雙城雙年展一直堅持了符合國際慣例的獨立策展人制度,特別是2011年雙城雙年展邀請到國際著名策展人萊瑞擔任總策展人,并在威尼斯通過國際公關公司組織了新聞發布會;美國《紐約時報》等數十家國際主流媒體對深圳雙城雙年展進行了報道,這些在國內雙年展中是沒有先例的。

    當前雙城雙年展正在近一步完善制度設計,推行品牌運行戰略,建設國際化的執行團隊,2011年,深圳雙城雙年展將會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4、“雙城”是雙城雙年展的一個亮點,也是國際雙年展中的孤例,通過雙年展讓兩個城市聯手打造國際文化品牌,是“一國兩制”下非常重要的文化實踐,它將對這兩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雙城”的概念是從第二屆開始提出并實施的,深圳關于“雙城”的倡議得到了香港學術界、城市規劃和建筑界的熱烈響應。從實施的情況來看,每屆都有不同程度的推進。它由第二屆“一個展覽,兩個主題”,發展到第三屆“一個展覽,一個主題”,它的未來還有很大的拓展的空間。隨著“雙城”構想和設計的不斷深入,可以預料,雙城雙年展在國際雙年展中將因為雙城各自豐富的背景資源,會引起世界的關注。

    五、讓雙城雙年展成為深圳城市發展的思想引擎

    1、政府主導,明確目標和定位,讓公益性的雙城雙年展成為重要的城市文化事件,讓它成為深圳繼續保持先鋒性和創新性文化標志。

    無論是國外和境外的經驗都證明,政府是一個城市雙年展是否成功的關鍵。雙城雙年展可以采用政府主導,借助社會、民間力量共同辦展的模式。

    深圳市政府可以讓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公共藝術中心出面,對雙城雙年展進行名稱、機構和商標的注冊,解決它的永久性和合法性的問題。從深圳城市的未來發展考慮,我們需要的立足長遠的是“百年大計”。

    2、深圳應該對雙城雙年展進行重新規劃,目前,應該把它和高交會、文博會并列,將它共同打造成為深圳會展方面的三大城市品牌;將來,應該以雙年展為龍頭,整合深圳其它文化藝術類活動,使之成為綜合性的文化盛事。

    目前,市政府除了應該繼續作為雙城雙年展的主辦單位外,還應爭取國家建設部、文化部對雙城雙年展的認可和支持,應將它和深圳已有的高交會和文博會并列,成為三大展會。

    隨著雙城雙年展的發展,可學習威尼斯,衍生出設計雙年展、藝術雙年展、音樂節、影視節、戲劇節等等,不斷將雙城雙年展的品牌衍生和擴大。

    近年有國外學者提出“文化力”的概念,在中國未來的城市發展中,思想高度、話語權力、創造能力將起決定性的作用。雙城雙年展圍繞城市問題所進行的國際性的探索和交流,有望成為引領未來城市發展的思想引擎。

    3、在制度上解決雙城雙年展的展覽經費問題。長遠目標是建立公共藝術基金,解決雙城雙年展經費;近期方法,是利用現有宣傳文化基金或政府其它費用,使其成為定期、定額的展覽經費來源。

    關于雙年展,最佳的方式是建立一個專項的公共藝術基金解決經費問題。在基金會成立還需要較長時期籌備的情況下,目前最合理、最有效的辦法,是利用現有的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由該項基金代表政府為年雙年展提供一千五百萬元的展覽經費,其它部分,通過雙城雙年展的品牌運營爭取社會企業贊助。

    目前,深圳雙城雙年展政府基本沒有投入;深圳宣傳文化基金承諾承擔部分宣傳費用,但數額有限。如果雙城雙年展只是繼續維持企業贊助的方式,無法保障它的長期、穩定的發展,所以政府公共財政的基本投入,是雙城雙年展得以發展的保障。

    4、加強雙城雙年展運行機制和基礎設施建設,組建優秀的專業項目機構和工作團隊,完善雙年展平臺。

    在這方面,雙城雙年展有許多工作要做:

    通過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抓緊建設一整套關于雙年展的制度和運行機制;

    推進雙城雙年展基金的設立,目前而言,完善雙年展品牌管理和贊助回報辦法;

    考慮雙年展的永久性的展示基地和辦公場地的建設;

    將深圳市公共藝術中心雙年展辦公室建設成一只國際化的高效能的雙年展執行團隊,這個團隊應該是流動的,在辦展的過程不斷學習,完善自己。

    2010年12月21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