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風荷翰墨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7-26]
關于“荷花”,有太多的理解、想象和情緣,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屬于自己的荷花,不管是精神、物質、求欲、認知還是審美。因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佳評,于是“花中君子”便非她莫屬?!敖^色風荷”文化創意品牌系列活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發展、延續。
對于“荷花”,不僅僅文人墨客甚是喜愛,對于生在西湖的杭州人來說亦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杭州是個美得不尋常的地方,一年四個季節都有賞花的節日,夏天原本是個除去炎熱就沒有什么情趣的時節,但是西湖邊那成片成片的荷花卻成了大家御熱前賞的習慣,特別是西湖2011年申遺成功后,西湖荷花自然地擁有了更加多人的關注。
2012“絕色風荷”文化創意品牌系列活動于7月12日上午在唐云藝術館隆重舉行開幕儀式,展覽于7月18日圓滿落幕?!敖^色風荷”文化創意品牌系列活動旨在借荷明志,但卻極大的立足于公共文化、藝術的傳播。整個活動并沒有太多的文藝噱頭,也沒有夸張的場面宏大,相應的,卻是在深思熟慮背后的精致典雅。
紙上風荷亦絕色,一筆,一紙,一墨,一手,“荷花”便躍然于紙,就那么盡情的抒寫,不帶半點的功利、虛情,她,或者是他,想表達的是什么?且讓我們去現場看看,去細細查味,這些美麗的畫兒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絕色風荷”之劉知白。對于劉知白老師或許知道人的并沒有太多,但是這幅《清涼世界》卻足以讓人一見銘心。用“駐足觀賞”來形容這幅畫的接受度已經過于平淡了,因為作品形象給人帶來的不是震撼,而是悉心。沒有對一滴水的描繪,但荷花就這么亭亭玉立于紙面,就如同西湖中的一枝紅。不需要用太多的專業術語去解說,即便是拋開一切技法與審美思維,我們也可以很欣喜的說:“就是這樣!”“這就是荷花!”,這樣的欣喜是心靈安靜下來之后的體味,是最直接、最清爽的贊嘆!觀者幾乎人人攝影留念,如此夏日只為借取您一葉清涼。
“絕色風荷”之李奇茂。李老師的作品乍一看很是讓人費解,若是拙人定當認為與“荷花”無關。然而,今天的我們再去談“荷花”已經對作為植物屬性的花沒有太大的關系,“寓荷于藝,墨述風骨”卻更能體現“絕色風荷”所要表達的情愫。多給自己幾秒鐘,我們會看到這作品中的竹林七賢,至時,所有作品要表達的就一目了然了。對文人風骨的描繪,不僅僅只關乎作品創作的題材,更重要的是畫中人品格對當代人的傳輸,這便是作為展覽最重要的作用——來到現場,親臨體會,將意義深遠。
“絕色風荷”之胡汀?!拔蚁矚g這幅”“我就喜歡這樣的”,胡汀老師的作品《蓮塘清韻圖》特別的受孩子們的歡迎,色彩艷麗、描述詳盡,一眼望去會有一種回到童話的感覺,緣于至真至純?!罢妗焙汀凹儭笔呛苫ńo人帶來的最直接的認知,這或許就是她深得人愛的原因所在,純真的物象總是人們無盡追逐的。對于美,沒有人會吝嗇,這樣的愛之切,借筆墨情傳達出來,少了撕心裂肺,卻多了來日方長,可感動,可惆悵,可幸福,可傷感,可激昂,可平淡,可……
“絕色風荷”之王秋童。王老師的《妃子明妝》特別亮眼,不是因為王老師來自香港,而是作品在創作意味上的突破。中國繪畫直抒胸臆者多,王老師將荷花寓妃子,可見荷花對于王老師來說意味著什么。而觀者更多的卻注重了王老師的表達形式,很是啟發人,讓大家對“荷花”的故式思維得到了舒放,隱隱的,很多人在思考著荷花似乎還可以這樣、那樣的表達,頭腦開始隨著作品轉動,于是認識的與不認識的之間開始了交流。這是不是也是“絕色風荷”之一絕呢?
“絕色風荷”之羅劍華。放眼望去,展廳中不得不提的作品不止一幅,而羅老師的《荷塘清趣》四條屏就在其中。所以突出,緣于筆意清甜、技法嫻熟,不少有繪畫學習經歷的都在作品前模仿或學習羅老師用筆。交流之聲不絕于耳,錯對無需論證,觀者心中自有自己一番見解已是難得,更何況在觀賞中還在學習呢?“絕色風荷”或許有諸多深刻的文化目標和立意,但這些也同樣是對展覽最好的贊譽和效應的說明。
“絕色風荷”之劉西潔。荷花盛開在炎熱的夏季,但是她的生命力卻像春天一般的明媚,劉老師的《天朗氣清》似乎就是這樣的一絲驚奇。劉老師善用赭石色,溫溫的暖色透露出的激情并不強烈,然而作品強烈的敘事性,卻反襯出觀者自己的故事。劉老師的作品總有一種孩童般的純凈,畫風大氣灑脫,然而畫面卻活潑可愛,甚至帶有幾分調皮。這樣的情感,很容易勾起觀者的回憶,從而產生巨大的認同感,似乎我們也有、或者我們也能想像如此的場景。這樣的認同,打破了觀者年齡、性別、環境的局限,使得劉老師的作品生命力很旺盛,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形成自己的固有個性,這是不得不叫人佩服的定力和感染力。
“絕色風荷”之黃駿。一幅《荷風》讓黃老師一時間成為展廳內討論的焦點,緣何?當代繪畫語境在杭州還不成熟。對于黃老師的作品,我們多了一份解釋,黃老師立于傳統審美卻突破于當代語境,對于繼承傳統同時思考材料的創新,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人堅韌不撥和反省自我的精神。這不僅僅是藝術家應該學習的,也是所有人應該為之學習的。優秀的藝術家要推介于人前,首先要讓人知道,而不是在所謂的圈子里去游說作品有少價值,這是作為藝術推廣人非常重要的專業素養,摒棄急功近利,注重悉心培育。
“絕色風荷”之姜永安?!毒硎诊L荷好姿色》,一聽到名字就感覺這里是有故事的。姜老師的作品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并且非常有生活情趣,這也是很多人喜歡他的作品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意識形態下的闡述往往極具個人情感,然而姜老師的獨特之處在于,善于把自己的東西融合進觀者心中,很容易的就把審美高度集合起來,形成觀者自己的情感描述。你既可以簡單的讀故事,也可以嘗試解讀作者創作意圖,甚至可以綜合自己的看法去探尋作者更加內在的對于生活的態度,所有的一切都很自然,很順暢,僅僅是根據故事而來。親和力,這是姜老師的秘密武器,既表明了自己與讀者的關系,也表明了生活與創作的關系,非常了得。
“絕色風荷”之周晉?!肚搴蓤D》最為打動人的并非作品而是周老師的技法,傳統水墨展覽中,出現寫意人體是不太多的,所以周老師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是自然的。但是細細聽聽大家的談話會發現,很多人非常欣賞周老師的線條,就一筆,女人體的整個動態就出來了,而且似乎大家都可以感覺到那皮膚的質感,細膩、白皙、嫩滑,如荷花一般的美艷動人。至此,藝術家技法的獨到之處便顯露無疑,這是對藝術家極大的肯定。
“絕色風荷”之潘汶汛。潘老師是另一種風情的女子,她的《微嵐》跟自己有幾分相似,那就是安靜。潘老師的作品都有一種道不明的力量,不管何種情緒到了她作品面前,一切都停止了、安靜了,用“無聲勝有聲”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甚至,有的時候只是清靜了,卻也說不出什么話來。這般的安靜,不是作品自身就可以給予的,藝術家自身的素養有效傳導于作品中,才會有如此的效果,修身便是修心,只有心靈純凈了,作品才是純凈的,如水滴搬清脆、透明……
這里所能說的僅僅是展覽的極小一部分,這小小展覽散發出的獨特魅力的確出人預料:出在畫面本身所表達已完全超出藝術家所想、出在不經意間打動觀者的地方太多、出在老少皆欣賞、出在休閑間引領學習思潮、出在名家文化的大眾傳播……
“絕色風荷”四個字歷經了5年的策劃和思索,通過專業人士的口口相傳,以及近兩年媒體大面積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深入人心?;顒拥恼褂[本身沒有太多的文化語境,卻在深度的探尋文化指向,作為活動承辦方的杭州江南書畫經營有限公司,相信不僅僅是為了一場活動而做,杭州江南書畫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岳平先生說:“這種文化價值取向,成為一種城市的靈魂,或者城市的文化名片,那么我們藝術家所創造的就不僅僅是個體,也是一種公共文化。我們怎么去認知、去感悟、去研發這種文化價值趨向就很有意義?!?,對于此番話,周岳平先生或許是感觸良多,也或許是對“絕色風荷”最為完善的解釋。
這場活動何以5年延續,且底蘊日漸深厚?是有一根頑強的生命線作為支撐,而展覽只是形式和媒介,展示的目的在于:有思想的藝術家得以讓更多人了解,而對藝術有所思的讀者可以一覽于心,這兩者的微妙結合讓我們對“風荷”這一獨特文化語境,有了更廣泛的理解和詮釋。所以對于“絕色風荷”,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和關懷,是對于藝術孜孜不倦學習和推進的步伐,是作為文化推手的書畫經營公司的本職及升華,是對于致力于文化藝術事業人的鼓勵和啟迪。
西湖荷花年年夏季有,而“絕色風荷”系列活動每年帶給我們的卻是不一樣的驚喜。我們探索研究、傳承開拓,只為來年夏荷盛放之時,讓“絕色”再起,攬盛夏一瓢湖水,灑風荷一曲唯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