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周文翰:藝術北京的成功與局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5-10
    藝術北京藝術博覽會的預展之夜顯示了藝術品在當代社會可以動員的種種能量——藝術家、經紀人、收藏家、投資者、奢侈品牌公關、銀行投資顧問、藝術愛好者、時尚交際人士等等,都衣冠楚楚地匯聚在農展館參觀,這種精致而舒服的商業安排在前幾年還難以想象,而現在,大家開始把這當成理所當然,至少就社會交往和商業交易層面而言這是進步,樹立某種明確的標準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試探和混亂。

    相比半個月前在國貿舉行的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藝術北京藝術博覽會顯然更為成功——參展商是前者的一倍還多,特別展覽項目、教育項目有模有樣,甚至贊助商我想也滿意于獲得的更大展示空間。其中的影像項目和“青年100”的展覽都有不錯的品質,后者展示中國和韓國的年輕藝術家的創作,部分畫廊也是如此,人們開始進行青年藝術家的推廣和商業開發。

    顯然,參展的絕大多數畫廊主延續了過去幾年的商業策略,盡量帶來那些更具有裝飾意味的、價格中等偏下的繪畫作品——2008年以來的當代藝術市場有點沉寂,高價位和中等價位的作品都面臨調整,而中低價位的作品至少在財務測算上似乎具有更好的投資回報率——如果賣出的話。盡管我還有點懷念好幾年前這個博覽會初起時候畫廊們敢于呈現各種實驗藝術的草莽氣息,那時候海外畫廊——主要是日韓畫廊——多懷抱對中國市場的美好期望投懷送抱,曾讓人期望北京成長為泛亞洲意義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可現在看來香港當代在這方面更具有優勢——后者的藝術品零關稅或許是關鍵所在。

    北京的博覽會盡管還是少數韓國等海外畫廊參展,但基本是“泛中國市場”意義上的博覽會。對挑剔的藝術愛好者來說可以欣賞的藝術品品類或許受限,不夠國際范兒,對立志要成為“世界城市”的北京來說似乎也沒達到它的雄心,可就商業而言這并無不妥,中國有著龐大的內部市場,成為這個市場的老大甚至有成為規模意義上行業內世界第一的可能性,不少中國企業都是如此。相比巴塞爾博覽會在邁阿密、香港的連鎖化發展,藝術北京嘗試的是在中國內部的關聯多元化發展,嘗試舉辦經典藝術、影像藝術、設計品的博覽會等等,要等沉淀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是否足以支撐更多的藝術關聯展會項目,這取決于中國藝術品產業的繼續發展情況。

    周文翰(藝術評論員)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