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余幅新湘繡長沙展出 傳統工藝大師齊聚論傳承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5-04]
長沙5月3日電(記者 鄧霞)正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的130余幅“新湘繡”作品甫一亮相,便受到長沙觀眾的熱捧。5月3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傳承人劉愛云、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郁竹藝大師劉宗凡、中國根藝美術大師熊明瑞等齊聚新湘繡學院展,研討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
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湘繡以其悠久的湖湘文化底蘊、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刺繡針法而聞名天下。2006年,湘繡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名錄。此次由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等單位主辦的“刺繡當隨時代——新湘繡學院展”,共展出原創作品130余幅。這些作品在承襲傳統湘繡風格題材上,注入了現代審美情趣,題材和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刺繡技法和表現形式也賦予了時代氣息,令人耳目一新。
據主辦方介紹,“新湘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技法工藝上的創新,如作品《布達拉的陽光》中,為突出老人飽經風霜的臉,繡者將傳統的直摻針改為米字針和小交叉針結合,使老人的微笑和臉龐更具立體和真實感;作品《松樹》則利用創新的蟻字針法來體現樹皮的紋路和肌理。二是湘繡題材上與當代名家繪畫作品接軌,此次展出的方力鈞《2005.10.1》、岳敏君《夢•我的雪山》、何汶玦《看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毛焰《Andrew》、袁慶典《鷹》等繡品均屬此類。
當天,大師們仔細觀賞了每一幅新湘繡作品,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湘繡題材、繡稿設計、技法工藝上的開拓創新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這些作品既繼承了傳統湘繡的精華,又創造了湘繡發展的新境界,具備較高的工藝和藝術水平。尤其是一批擁有較高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的年輕湘繡人才的涌現,讓他們看到了傳統工藝的美好未來。小郁竹藝大師劉宗凡便表示,人才是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和人文內涵延續的主體,梯隊人才的培養是保護發展傳統工藝的第一要素。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院長余克泉介紹說,為培養“90后”湘繡專業學生,該院2006年開設了全國唯一的湘繡專業,并邀請湘繡傳承人劉愛云來學院成立工作室?!拔覀冞€將陸續成立竹藝、根雕等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來傳承、保護、創新工藝美術產業?!?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