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水墨畫能不能中西合璧?專家稱藝術“變則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17
    水墨畫能不能走中西合璧的道路

    專家觀點

    隨著時代的推進,水墨畫正在逐步將時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識與外來文化相融合,從而創造出中西合璧的可能

    中國當代水墨畫應當在視覺張力上多做嘗試、多下功夫

    當代水墨畫應該具有世界性的語言

    藝術變則通,不變則死,藝術作品變革是藝術家的藝術觀念、審美意識、價值觀取向、藝術悟性等諸要素變化的綜合體現

    1997年,著名畫家吳冠中出席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李睦、王君瑞、陳輝三人畫展》,其間,說了一段關于“醋溜白菜與純正口味”的話,影響陳輝至今。

    陳輝在清華大學任教,自2003年起,開始專注于水墨畫創作。在探索的過程中,他越來越領悟到 “醋溜白菜與純正口味”之說的深刻寓意,因此,不斷大膽嘗試,揣摩“配料和火候”的分寸,力圖建立獨特而鮮明的藝術風格,為中國水墨畫注入具有時代感的新的生命力。

    水墨畫正在逐步將時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識與外來文化相融合,創造出中西合璧的可能……將中國畫所具有的內涵與氣韻、抒情與感悟的心境同西方現代繪畫語言合理地裁剪……博采眾長、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嫁接移植之路,讓中國畫舊貌變新顏。

    2010年,陳輝以《醋溜白菜與純正口味》為題撰寫了一篇回憶吳冠中的文章,詳述了那段多年前的記憶。他寫道:“看完畫展后,吳先生特意走到我的作品《果實》前停下來(當時我還沉醉于彩墨畫的探索中),先生并沒有指出我作品的具體問題,而是以一句讓我至今受益匪淺且一路向前的經典之語來暗喻我作品存在的不足,即‘醋溜白菜與純正口味’。先生說:‘醋溜白菜要講配料和火候,配料比例適當,火候適宜,才有純正口味。純正口味就是作品的識別性,是藝術家作品的風向標和鮮明的藝術個性。何謂鮮明?鮮明就是與別人之風貌拉開最大的距離,始作俑者方有無畏的探險精神。 ’先生還說:‘藝術風格無處借,它是流淌在藝術家血脈里的靈魂涌動……’。 ”

    眾所周知,吳冠中畢生致力于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這種 “無畏的探險精神”為中國畫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吳先生的影響下,陳輝對中國當代水墨畫的發展路向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西方繪畫保持著距離和相對的獨立性是可貴的,但是,隨著時代的推進,水墨畫正在逐步將時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識與外來文化相融合,從而創造出中西合璧的可能,使中國畫的未來具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傳統水墨畫講究詩情畫意,重神似和意韻,把意境之美視為最高準則,這是中國畫保持民族性所不能丟棄的精神。不過,在表現形式方面賦予傳統水墨畫以現代感,將中國畫所具有的內涵與氣韻、抒情與感悟的心境同西方現代繪畫語言合理地裁剪,則可博采眾長,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嫁接移植之路,讓中國畫舊貌變換新顏。 ”陳輝說,中國當代水墨畫既不要沉溺于對傳統筆墨程式的模仿與自賞,也不應當一味崇洋媚外,更不能迷戀極端的標新立異?!拔覀円龅?,是從心而發,以真誠的心靈面對現實生活和周邊世界,兼容并蓄?!?br/>
    西洋畫大多具有展示的功能,極具視覺沖擊力……中國畫則是文人墨客把玩、交流的私物,一般在筆墨和修養上用功,并不強調視覺效果……當代水墨畫更加貼近人的本體,關注當代文化精神與社會矛盾,更具有人文關懷的現實性和批判性,陳輝的個人網站上展示了許多作品,其中 “皖南地域”和“皖南文化”兩個系列十分能體現他在中國傳統水墨與西方美術技巧相結合的道路上所作出的大膽嘗試。

    “我是安徽人,對古老的徽派文化心有向往,因此,在創作時常以皖南風物為題材。 ”值得注意的是,陳輝著重于描繪皖南老建筑中的擺設,透過一支筆、一扇屏風或者一張椅子來表達某種意境。從他的這一系列作品中,不僅能夠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和底蘊,還可以感受光與影帶來的視覺沖擊。 “我把強烈的光帶到畫面中來,那是皖南特有的,一種潮濕的、發霉的光線。傳統水墨是平面藝術,并沒有光影、空間分割這一類的元素,我卻嘗試把它們運用到水墨畫中來,營造出一種亦真亦幻的視覺效果。 ”

    陳輝曾游歷過世界各地的許多博物館,館中陳列的西方經典畫作讓他印象深刻。 “在博物館、美術館里看畫,有一個特別大的感受,就是西洋畫極具視覺沖擊力。從繪畫史來看,西洋畫大多具有展示的功能,而中國畫則是文人墨客把玩、交流的私物,是用來抒發與世無爭的情懷的憑借,不是為展示而作畫,因而畫家一般在筆墨和修養上用功,并不強調視覺效果。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當代水墨畫應當在視覺張力上多做嘗試、多下功夫。 ”

    陳輝從六個方面總結了當代水墨在視覺張力與觀念變革方面做出的探索:首先是注重畫面構圖的輪廓所形成的整體外形之量感;第二,由傳統概念中的獨幅形式向多重組合構成轉換;第三,由絕對傳統工具的繪制轉向綜合性技法的應用;第四,注重作品的遠看效果;第五,由平面轉向多維、視覺互動、影視、現場操作等形式;最后,當代水墨更加貼近人的本體,關注當代文化精神與社會矛盾,更具有人文關懷的現實性和批判性。

    當代水墨畫應該具有世界性的語言……傳統是靜態的,而創新是動態的,對傳統的繼承不能流于某種形式……一些水墨畫家一味鉆在古畫筆法里,在筆墨的程式化上下功夫,卻不重視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忽略了創造性受瑞士國家發展藝術中心的邀請,4月下旬,陳輝將赴瑞士創作,用中國的水墨來描畫阿爾卑斯山。古老的水墨與西方景致的結合,中國畫家的情懷與西方審美趣味的交融,陳輝筆下的阿爾卑斯山將呈現出怎樣的形態,令人不禁感到好奇。不過,對他來說,這樣的創作實踐卻并不是第一次,他曾以歐洲風貌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的水墨畫。

    “我畫國外的景物,目的不是為了反映西方現代都市的絢爛與時尚。我瞄準的是舊貌猶存、滄桑斑駁的古羅馬遺跡的文明和極富詩情意韻、幽雅和諧的水城威尼斯。中國畫強調氣韻生動,以形寫神,同時,水墨具有單純、雅致、古樸的文化屬性,比較適合表現歐洲這塊地域的文化背景。 ”因而,他用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精神的黑白來描繪西方凝固的傳統建筑,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境和西方美術技巧相結合,用中國式的審美情懷重新詮釋了它們。

    陳輝的工作室常有國外藝術家參觀,與傳統水墨相比,“老外”更能看懂他的實驗水墨,“我認為,當代水墨畫應該具有世界性的語言。 ”他說,傳統是靜態的,而創新是動態的,對傳統的繼承不能流于某種形式,“許多年來,一些水墨畫家一味鉆在古畫筆法里,在筆墨的程式化上下功夫,卻不重視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忽略了創造性。 ”

    藝術家的意識形態應先行于藝術表現……當代藝術家不能用一成不變的傳統模式套用今天的中國畫,否則,如何彰顯時代特征和藝術個性陳輝不贊成盲目崇拜傳統筆墨,他批評說,有些畫家在創作時,總是想到古人怎么畫,大師怎么畫,自己是當代人,卻不停地畫古時的畫,沒有個性,沒有時代氣息。

    陳輝多次強調水墨畫的當代性與國際性,他把藝術表現語言走向多元綜合看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他的“歐洲系列”就是在嘗試這樣一種可能,“這些作品以黑白灰構造不同層次的調試,是西洋畫的審美因素;但同時,又沒有強調光與影的客觀性,而是意象主觀化的散光,這是中國畫的審美因素。我試圖將中國的水墨精神與西方古建筑融為一體移植在宣紙上,創造出富有寫意形態的象征性畫面。 ”

    另外,他在創作時,沒有完全按傳統的工具和筆墨法來表現,而是選用了排刷。 “排刷的優點是短時間內就能營造出畫面氣氛,分割和控制畫面的比例關系,表現一氣呵成的墨色韻律。不足的地方是缺少骨法用筆之線,沒有線,畫面就沒有了支撐,所以,需要再用毛筆來勾線刻畫細部。 ”這種在創作中實驗,在實驗中創作的方式,使陳輝的水墨畫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他認為,藝術家的意識形態應先行于藝術表現,社會發展了,時代不同了,藝術的內容和形式都會隨之發生變化,“換句話說,當代藝術家不能用一成不變的傳統模式套用今天的中國畫,否則,如何彰顯時代特征和藝術個性? ”

    起初的實驗性作品可能會顯得生硬,常有夾生飯,但這是可貴的探索,孕育著新的生命,是那些僅僅靠臨摹古人、依靠大師而不敢走路的畫匠所做不到的陳輝提出,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興起,為中國傳統水墨畫注入了新的活力,給中國當代水墨畫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西方美術強調數據和比例之美,這一點彌補了中國畫不能遠視的問題。從歷史上來看,范寬、黃賓虹、潘天壽、林風眠等大師的作品都具有震撼心靈的量感存在。范寬的作品在注重筆墨的同時,沒有忽視畫面量感的擴張性和面積的節奏性。而黃賓虹則是古為今用,畫面極有力量感。潘天壽強調中西拉開,面的感覺在畫面中十分強烈。林風眠是中西合璧,以中國的筆墨之情與西方現代派相融合。還有李可染,他將西洋畫中的光和體量帶進了中國畫。 ”

    陳輝深信,藝術變則通,不變則死,藝術作品變革當中是藝術家的藝術觀念、審美意識、價值觀取向以及對藝術的悟性和表現技能等諸要素的綜合體現?!捌鸪醯膶嶒炐宰髌房赡軙@得生硬,常有夾生飯,但這是可貴的探索,孕育著新的生命,是那些僅僅靠臨摹古人、依靠大師而不敢走路的畫匠所做不到的。 ”

    【美術事件回顧】

    “中國現代藝術展”

    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由倡議到籌備到具體策劃、具體運作,直到最后展示歷時3年。這個展示既是85新潮以來思想解放運動的一次總結,又是美術界的一次從藝術、文化角度針對社會保守勢力的猛烈沖擊。在 “展覽”上涌現出來的實驗性水墨藝術家有85“老將”的新作,也有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初露鋒芒的宋綱、楊詰蒼、沈勤、王川、劉子建等人的作品。雖然在這次展覽上的實驗水墨部分遠不如 “湖北中國畫新作邀請展”顯得更為火爆,但是卻讓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現實:①實驗性水墨已經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當代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實驗性水墨的抽象性表現已不謀而合地成了主要探索的趨向;③中國水墨畫的發展除了由現實主義內容決定論延續下來的寫實表現和逃避現實的新文人畫的寫意表現,還有非常廣闊的空間。

    摘自《中國實驗水墨發展考察報告》

    【名家介紹】

    趙無極華裔法國畫家。生于中國北京,童年在故鄉江蘇南通讀書,并學習繪畫。1935年入杭州藝術??茖W校,師從林風眠。 1948年赴法國留學,并定居法國。在繪畫創作上,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F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勛章。曾在世界各地舉辦160余次個人畫展。

    【美術名詞小注解】

    量感由物體的重量帶給人的視覺感知即為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在繪畫表現中,體感和質感是造成物體量感的重要因素。如果畫面出現的是一個沒有體積的平面,縱然表現出了質感,卻難以產生量感。而不同的質感又會喚起人們不同的量感經驗,如綢緞的柔薄產生的輕感或陶瓷的粗厚產生的重感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