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上海展出118件大師名家手跡 胡適情詩妙趣橫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2-16
      于右任的真跡、胡適的信、朱自清的家書……“百年風華、人間歲月”近代名家翰墨展今天上午在復旦大學蔡冠深人文館開幕。此次展覽由臺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和復旦大學分別提供99件和19件珍藏的近代名家墨寶,兩岸118件大師名家手跡中,絕大多數系首次在大陸面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北于南沈”大師作品齊亮相

      據了解,此次展覽中所涉及的真跡,部分是著名書法藝術大師的作品,藝術價值極高。其中,國民黨元老、復旦大學老校友、校董于右任,在書法界被譽為“曠代草圣”,他的四幅作品參展。其中,“贈鳳翔草書對聯”充分展示了其草書瀟灑脫俗的風格和他所提倡的“易寫、易識、準確、美麗”新草書標準。

      與于右任合稱為 “北于南沈”的近代書法大家沈尹默的一幅大型作品“十條屏”也是此次展覽中的一件重要展品。這幅“十條屏”是現存篇幅最大的沈尹默書法作品。

      記者了解到,沈尹默先生曾任北平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教授,參與創辦 《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得力干將。他也是陳毅市長進上海后第一位拜訪的民主人士。沈尹默的書法成就極高,尤以其楷書為貴。沈尹默的書法用筆揮灑自如,跌宕起伏,濃淡相間,被譽為“有褚遂良之神韻,帶趙孟頫之骨肌”、“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 ”而此次展出的“十條屏”,正是沈老最拿手的細筆褚楷。

      此外,此次展覽中還展出難得一見的“當代畫圣”張大千的書法作品。展出的張大千行書對聯,主要內容為“櫻筍宴闌,明月一方庭竹綠;管弦聲急,光風九畹蘭秋”,是他于1944年12月所作,屬于其中期的書法作品。這幅書法出于“黃山谷筆法”,整幅作品峻拔飄逸、外柔內剛,是“遒勁而秀逸”的“大千體”的典型代表。

      信札居多歷史文獻價值大

      記者注意到,此次近代名家翰墨展,展出相當數量的信札,內容以書籍出版、學問切磋居多,從中可以看出在物資艱困的民國年代,前賢作學問的執著與精進。這些信札中的內容有砥礪,有思辨,有同道的志向,也有師生的情誼。信札的內容,可補文獻之闕,可謂彌足珍貴。

      在一封邵力子致芥塵先生的信札中,當時身為復旦大學校董的邵力子提出,希望著名報人錢須彌(芥塵先生)代為向張學良募捐。信札透露,當時尚屬私立大學的復旦大學需要募捐30萬元用以擴充校舍,凡捐款5萬元以上者可以冠名建筑物。信中寫道:“復旦為東南最著名之私立大學……漢公(張學良,字漢卿,時人敬稱漢公)果有意于東南方面之文化,當于此校始。 ”

      在所有信札中,歷史學家、曾任復旦大學史地系教授鄧廣銘給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的信札是歷史文獻價值最高的展品之一。

      當時,商務印書館在一·二八事變被日本軍隊炸毀后復建不久,原本排定的《二十四史》出版工作無法如期完成。在該信件中,鄧廣銘對如何繼續推進《二十四史》出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鄧廣銘的主要建議有:暫緩出版《北周史》、尋覓《舊五代史》善本以刊印、如何使用殿本的《二十四史》、為《二十四史》各書補制索引及目錄、重視紙張的選用以免漏印文字等等。

      見字見人是書法家更是學者

      展覽上,朱自清、沈從文、吳大猷、林語堂、夏丐尊、徐志摩、陸小曼、梅蘭芳、梁啟超、梁實秋、豐子愷、胡適、費孝通、金諾、賀綠汀等民國著名人物的真跡齊聚一堂。記者注意到,這些展品中,有很多是這些民國名人的私人信札、手記,充分展示了他們生活化的另一面。

      例如胡適寫給知名書法家張隆延的信中,記述了這位思想家作的一首小情詩,非常罕見。這首詩中的“煩惱竟難逃,還是愛他不愛?兩鬢蕭陳白發,擔不了相思新債”、“我唱我的歌,管你和也不和”等句子讀來妙趣橫生。

      除了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的翰墨外,本次展覽所呈現的科學家的墨寶手跡也讓人眼界大開。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復旦老校長蘇步青、華中一等人的書信、書法立軸都集藝術性、思想性和觀賞性為一體,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文化功底。

      復旦副校長蔡達峰表示,書法作為國粹,本是文化人表達思想情趣的基本方式。尺幅之中,蘊涵著人生情懷、文學修養和書寫藝術等豐富的內涵。筆墨之間,顯露出的是學識養成的氣質、胸懷和風格。書法的功底,不僅於技藝,更是修身的道行。此次展覽中匯集的部分作品,有馬相伯校長等諸多復旦教授的,也有于右任先生等諸多校友的。他們學科不同,職業不同,但都是書法家,更是學者。他們的書法造詣,獨到精湛,享譽天下。他們的學養和人生智慧,高深厚重。見字見法,見情見人。希望這些作品能激發觀賞者的文化情趣,對今日復旦的教育產生影響。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