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授權一大疑問:“過期”著作權能否被授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24]
閱讀提示
日前,國內首個藝術、動漫品牌授權服務平臺在北京798藝術區成立。藝術授權,在國內可能還是個新名詞,但已經被很多業內人士視作藝術界的“新金礦”。判斷的依據,則是基于西方每年由藝術授權衍生品“烘焙”的數百億美元的大蛋糕。
但是,相較于西方藝術授權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和運營機制,我國的藝術授權不僅面臨構建機制的壓力,也有來自山寨和盜版的威脅。正在“開荒”的先行者,在欣喜和擔憂中摸索著前行。
4.255億元,這是齊白石畫作《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今年被拍賣的價格。這個數字是否會讓你覺得藝術離生活很遙遠?
那么,假設一只普通的茶杯賣10元,印有齊白石《雀躍櫻桃》作品的茶杯賣13元,你或許就能承擔得起。
從4.255億元到13元,藝術變得觸手可及,藝奇文創集團做的正是讓藝術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藝術授權。
暖
一季度藝術授權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倍
像藝奇這樣的藝術授權經營組織,就是處于藝術品作者與銷售市場之間的組織,通過取得藝術品著作權人的許可,面向市場將其進行深度開發,提供給廠商等需求者,實現跨產業、跨區域授權經營,使藝術的價值附加到相應產品或服務中。
“通俗點來講,藝術授權商就相當于連接歌手與市場的唱片公司,或者說是連接作家與讀者的出版社?!?藝奇董事長郭羿承解釋。
藝術授權在國外已經發展30余年,規模日大。而中國的相關市場卻始終未見起色,直到2011年的到來。
統計數字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藝術授權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倍以上。另一方面,不管是“十二五”規劃綱要,還是十七屆六中全會,國家政策對于文化產業青睞有加,著力將文化產業打造成國家支柱產業。這些因素讓不少業內人士將今年視作中國藝術授權的黃金發展期。
在郭羿承看來,中國藝術授權的市場潛力是毋庸置疑的。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發布的《2010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2010年我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金額589億元,而在美國,藝術授權的生產總值是拍賣總成交額的3倍,據此推算,我國藝術授權生產總值可達1767億元。但是目前,我國藝術授權和衍生品交易額僅為60億元。
藝術授權的“春江水暖”,藝奇已經感受到了。據集團授權事業部總經理李昭瑩表示,藝奇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過去我們都是主動找客戶去簽授權訂單,現在企業紛紛找上門來?!?br/>
令郭羿承看好中國藝術授權市場的另一個因素,是國內博物館的“熱情”還沒有被喚醒?!皣夂芏嘀┪镳^的授權衍生品市場十分發達,比如大英博物館,一年光衍生商品就有2億美元的收入;對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來說,它的門票只占整體收入的20%?!?br/>
“在國內,2008年免收門票后,博物館收入來源減少,主要依靠自財政撥款。因此,學習國際知名博物館開展延伸商品,便成為大多數博物館的需求。藝術授權的規劃也成為當務之急?!惫喑刑寡試鴥炔┪镳^急需“補課”。
疑
“過期”著作權能否被授讓
懷素、齊白石、梵高的大作衍生品,都打著“藝奇授權”的字樣。但是,有人質疑,這些人的作品版權都已經“過期”了,藝奇能否再授權“過期”的著作權?
也許很多人不清楚,著作權和食品一樣,也是有保質期的。著作權法規定,公民創作的作品,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身及其死亡后五十年。食品過期了就要下架,而著作權“過期”了,作品就成了“全體人民的共同財產”,在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知識產權專家王遷看來,“只要齊白石的作品過了著作權保護期,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復制和傳播,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許可,也不需要為此支付任何費用?!?br/>
“甚至以之盈利,也是合法的?!蓖踹w不忘補充道。
既然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產”,藝奇自然也就無權去獨霸這些“過期”作品?!吧碳彝耆梢酝ㄟ^網絡或者其他渠道免費獲得作品的復制件,加以制作和設計,無需通過中介?!蓖踹w為廠商開出了一條“綠色通道”。
“空手套白狼”、“混淆視聽”,一些指責便落在藝奇的頭上。
而郭羿承的解釋是,“藝術授權不是‘買賣’權利,實際上是一個通過創意設計及規劃為藝術家和廠商賺錢的過程”。據了解,博物館往往會獨家委托藝奇進行文化衍生品的營銷。
盡管有“綠色通道”的存在,但是一些企業對于藝奇似乎有更多的訴求?!艾F在的確可以從很多渠道獲得畫作的復制品,但是我們的產品想要進入高端賣場,就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鄙钲谑休x宇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安民在今年2月底和藝奇簽訂了合同,將齊白石的畫作印到了自己的陶瓷電器上。
據劉安民介紹,他之所以選擇和藝奇簽約,是看重其市場運作經驗。在素材提供上,藝奇會對畫作進行進一步的創意設計,出數個方案,一般經過兩個月后才正式投產。除此之外,借助藝奇的品牌,產品能在北京、臺北等地長期展出宣傳。
在利益分成上,劉安民透露,自己的公司每年需要付給藝奇銷售額的10%作為權利金,雖然成本有所增長,由于自身產品的文化品位,定價高了15%—20%,因此利潤增長5%—8%。從產品8月份正式投放市場以來,3個月的銷售額已超過1000萬元。
難
復制成本低,產品易被“山寨”
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但藝術授權在中國的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郭羿承坦承知識產權保護程度不足、文化產業人才缺乏、藝術品市場管理體制仍不健全都制約著藝術授權的進一步發展。
藝術授權經營具有創意研發設計投入高,但復制成本低的特點。如果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的話,那么創意人員在創作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投資便難以收回?!皬恼w來看,社會越來越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要擴大對外文化貿易,就要把文化商品變成產值,但是只有知識產權受到保護才能賺到錢?!?br/>
針對人才方面,郭羿承補充道,“我們不缺少藝術家,也不缺少企業家,但就是缺少有藝術底子同時又有商業頭腦的復合型人才,大學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br/>
法律的盲區也是藝術授權的難點之一。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巡視員李小磊表示,政府應對藝術授權方面進行支持,首先應加快藝術品市場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使得授權交易有法可依。
在網絡上搜索中國“藝術授權”的相關信息,查到的企業寥寥無幾。跟國外成熟的藝術產業相比,國內藝術產業的分工尚未形成,藝術內容、中介組織、專業制造商這一條產業鏈的中間環節仍然比較薄弱。藝術授權沒有形成氣候,也沒有建立自己的標準。
“中國從來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文化產品?!惫喑袑Ξa業的未來依然樂觀,“通過交易平臺的建立,政府政策的支持,文化資源的支撐,我們一定能夠和國外的文化產業抗衡?!?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