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國寶《七君子圖》領銜 宋元明清"竹君"云集蘇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27
      蘇州10月26日電(李克祥)為期二個月的“歷代文人畫竹珍品特展”25日起在蘇州博物館新館開展。展品由蘇博珍藏的國寶《七君子圖》領銜,還有從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借展的數件國家一級文物。匯聚一堂的30余件宋、元、明、清文人畫竹珍品,共同展現出歷代文人畫竹的技法和藝術傾向。


      竹,文人雅士取其正直、虛心、高節之意,當做君子的象征。以竹為作畫的專門題材,隨著中國文人畫的興起而興盛。畫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東晉時期。

      記者今天看到,為減少對這些珍品的“傷害”,展館內的光線調得很暗。三三兩兩的游客,靜悄悄地分別觀摩自己中意的作品。人氣最高的,無疑是令人矚目的《七君子圖》。

      《七君子圖》的最右邊是乾隆年間藏家喬崇修書寫的隸書“六逸圖”三字,往左依次是清代著名金石家張廷濟書寫的“六君子圖”、吳昌碩書寫的“七友圖”。再往左,依次是元代書畫名家趙天裕、柯九思、趙原、顧安、張紳、吳鎮六人的七幅墨竹圖,其中柯九思的作品有兩件。

      蘇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六人均為元代名家,《七君子圖》囊括這六人的同主題畫作,實屬難得。畫芯全長約十米,寬三十六點五厘米。卷中六人所繪之竹,雖形態筆法各異,但都以簡潔的筆墨營造出了竹的清逸意境。該圖由蘇州顧氏過云樓后人贈與蘇博永久收藏,中國文博界頂尖鑒定大師謝稚柳和徐邦達先生都曾親自鑒定過該圖,并一致認為此圖非常珍貴。

      一位了解古代書畫收藏的觀者表示,“古代藏畫往往秘不示人,拿出來看一次,對畫作的壽命就有影響”。他說,能夠在博物館親眼觀賞如此眾多的中國古代文人竹畫珍品,是件“很幸?!钡氖虑?。

      據悉,25日舉行的《蘇州博物館藏元<七君子圖>及文人墨竹》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國內文博界、學院界頂尖的書畫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墨竹在中國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發展上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