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青瓷精品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26]
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浙江原始青瓷及德清火燒山等窯址考古成果匯報展”10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展廳開幕。
原始青瓷是學術界對商至西漢時期燒造的高溫青釉窯器的稱法。作為中國瓷器的鼻祖,原始青瓷的創燒,在中國乃至世界瓷器發展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為解決原始青瓷的發展序列問題,2007年3月至5月,故宮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德清縣火燒山原始青瓷窯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此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先后發掘了南山窯、亭子橋窯和大園坪窯等遺址,獲得了大量遺物,基本確立了從商代早期到東漢時期原始青瓷的發展序列,并揭示了從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演變過程。
本次展覽匯集了故宮博物院藏品和近幾年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浙江省北部東苕溪流域德清火燒山、湖州南山等商周原始瓷窯址發掘出土的標本和德清縣博物館、紹興縣博物館所藏原始瓷精品,共計105件。展覽分為“原始青瓷的功用”和“浙江原始瓷窯址考古發掘成果”兩大部分。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表示,原始青瓷品類繁多,從功用上可大致劃分為立國安邦的重器禮樂器、普通百姓使用的日用器皿以及兵器和農具,它們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古越人的宗教祭祀、日常生產和生活等活動,是越文化內涵中的精髓,更是研究越文化的重要資料。商、西周、春秋、戰國各個時期的原始青瓷在浙江地區都有燒造,南山窯、火燒山窯和亭子橋窯是上述各個時代的代表性窯址。
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國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李伯謙教授指出,何時何地開始出現原始青瓷、南方原始青瓷與北方墓葬中發現的原始青瓷是什么關系、原始青瓷禮器化的過程以及突然消失的原因,這些問題在學術上如今仍尚存爭議。此次關于原始青瓷的考古發現對解決這些問題都有重要的史料作用。
據悉,展覽為期5個月,將于2012年3月25日閉幕。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