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湖南展出9件敦煌遺書 手抄經文彌足珍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9-08
      長沙9月7日電 (劉柱 喻樂)9件從敦煌石窟密室流散出來的珍貴手抄經文——敦煌遺書,7日在湖南省圖書館甫一與觀眾見面,立即引發轟動。

      敦煌遺書是5至11世紀古寫本及印本,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一個叫王圓篆的道士在莫高窟一藏經洞內發現,據查有5萬件以上,涉及宗教典籍、官私文書、中國四部書、非漢文文書等,是研究中古中國、中亞、東亞、南亞相關歷史學、考古學、宗教學、人類學等重要史料。

      這次展出的9件敦煌寫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大智度論》等,抄寫年代在公元五世紀末期的南北朝到九至十世紀的唐朝。

      中新社記者看到,這些經文的紙色已作深黃,雋秀的楷書仍優美端莊,時隔1500多年后字跡依然清晰,展示了經生者(以抄經謀生者)的虔誠,也留住一段歷史的精深。


      全卷總長12米以上,每紙28行17字,長約47.2厘米、高約27厘米的《妙法蓮華經》最讓觀者驚嘆不已,仔細辨讀,經文中把佛法比喻成潔白、清凈、完美的蓮花(蓮華)。

      湖南省圖書館副館長雷樹德介紹,12米以上長度的《妙法蓮華經》在國內現存的敦煌寫經中為數不多,其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等內容,是敦煌寫經中比重最大的。

      但雷樹德認為,《大智度論》應是這九部經書中最為珍貴的,因為它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年流傳于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而且“是5世紀下半葉南北朝寫本,年代較早”??上У氖恰霸摫緝H存1張,首尾遺落”。

      雷樹德介紹,這批手寫經文卷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湖南省圖書館與文物書店交換得來的,經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專家鑒定是從敦煌石窟密室流散出來的國家級文物,價值之高不可估量,充分體現出中國古代造紙技術和中國書法發展演變的歷史。

      據介紹,敦煌遺書與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等并稱中國文化史上的四次大發現,遺憾的是慘遭西方列國盜竊掠奪,絕大部分遺書已經流散世界各地。目前散落在國外的敦煌遺書約占存世遺書的三分之二,國內僅存三分之一,大多保存在國家圖書館和河西走廊諸省的文博單位,南方地區尤為罕見。(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